• 21阅读
  • 0回复

叩开效益大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叩开效益大门
朱殿封李传龙
改革,使山东德州晶峰集团总公司乘上春风。这个几年前在全国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三年迈了三大步:1991年主要经济指标一举跨入全国同行业第三位,1992年上升为第二位,去年又跃居第一位,成为国有大型企业。今年1—10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8200多万元,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2000多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3%、39.7%和36%,以上三项指标均在全国同行业居首位。
晶峰集团生产经营效益好,得益于他们在生产中坚持一条准则:产品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产品没有不变的最新,只有更新。“最”和“更”这一字之差,激励着晶峰集团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新产品上做不懈地登攀。
前年,他们拿着自己的省优产品——仿瓷乳白瓶,去敲山西汾酒厂的大门。门开了,酒厂人拿出烤花陶瓷瓶对他们说:“我们用这种酒瓶,你们能生产出来我们也要。”
汾酒人知道,玻璃厂是不生产陶瓷产品的。但他们不曾料到,正是这句难人之言,帮晶峰人打开了理性思维的“潘多拉魔匣”。销售处的同志把样品拿回厂里,“异想天开”地研制起烤花玻璃瓶。历经反反复复的探索试验,100天后,晶峰人二进汾酒厂,把工艺品般精美的烤花乳白玻璃瓶送到汾酒人面前。
“你们也能生产陶瓷瓶?”汾酒人惊讶地问。
“不,这是玻璃的。它与陶瓷瓶比较,最大的优点是不渗漏,强度大,破碎率小,可以采用防盗口,并且更美观。”
汾酒厂总工程师喜出望外:“哎呀,30多年来我们使用陶瓷瓶,最头疼的是渗漏、易破碎,这个难题被你们攻克了。好,我们用你们的货。”
晶峰人从汾酒厂拿来了数目可观的合同订单。接着,烤花乳白玻璃瓶又成为古井贡酒厂的新客。该产品去年荣获国家专利和山东省科技星火计划二等奖。
在晶峰集团,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事实:他们使用的绝大部分是国产设备,生产出了一流产品,创造了一流的效益。
这,来自张永考总经理对生产经营方略与众不同的见解:中国日用玻璃需求现状是县县市市有酒厂,大多是生产白酒,各厂又大都是系列产品,使用的瓶子样式各异且用量小,因此,适宜小规模、多品种生产形式。从国外引进的制瓶设备,是双滴料行列式制瓶机,生产量大,而市场需求量小,一种型号的瓶子又很难长期占据市场,生产多了积压,少生产就得停机,转产也慢,这就影响到效益。
所以,晶峰集团坚持暂不引进大型设备,而是把投资收益率放在第一位,量力而行搞技改,先急后缓,看准一个上一个,上一个见效一个。从1990年至今,总投资3000多万元,成功地实施了13项大的技改工程。当这些技改措施为生产提供了保障条件后,他们立即把着眼点转向迅速扩大生产,开发新产品200多个,抢占和扩大了市场,为企业积累了资金,形成了技改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手段,新产品又为技改加大了投入,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他们靠小步快跑,积小得为大成,使生产效益每年以30%多的速度发展,3年实现的利税相当于1990年以前35年的总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