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朝阳分外灿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1-25
第8版(副刊)
专栏:

  朝阳分外灿烂
杨润身
夏末的一个早晨,我刚刚起床,本村支部书记杨二喜即拍开我的屋门:“二叔,娃娃们叫我来县城请你回村,看一看他们的喜事。”盛情难却,我愉快地动身。一踏入故乡边界,我激动而又兴奋的心即在胸腔里像滹沱河里的波涛翻腾起来。常见常新的柏油公路上运载铁矿石、铁精粉的拖拉机和汽车川流不息;山垴垴上、河沟沟里的牛犊、羊羔、三五成群,欢蹦乱跳;农田里的玉米、棉花、芝麻……葱绿葱绿;当年惨遭鬼子杀害的革命烈士的坟头上山花烂漫,周围松柏树枝上鸟雀畅鸣。村支书杨二喜和村委会主任杨元林一班人马,像他们英勇牺牲的祖辈、父辈们一样无私、坚强、肯干。他们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带领乡亲们亦农亦工,不到六年时间,就使全村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490元增加到1200元,绝大多数人家住进卧砖到顶的新房,有了电视、电扇……;粮仓里有千斤以上余粮,银行里有3万元以上存款的人家几乎占了95%以上。
在村口等候我回村的是同龄的战友贾明禄。他苍老的面颊上尽是欢情笑意,握过钢枪的手用力地朝我伸出:“我知道你会把娃娃们的喜事看成我们的喜事。我们俩有福!”我与贾明禄、杨三娃、杨拙拙、杨黑蛋、李孟孟等15个好友,旧社会一同经历过苦难的童年,我们有的在村里拿起大刀长枪;有的怀着美好的理想离开故土;有的壮烈地倒在了前线。杨黑蛋小我一岁,牺牲时还不满14岁。
可爱的故乡,最令人向往、最让乡亲们感到自豪的是娃娃们的乐园——小学校的教学大楼。它外壁贴满银光闪闪的瓷砖,教室里宽敞、豁亮,校门口高高的拱形钢架上,飞悬着“北马冢小学”五个殷红的大字,如同五朵耀眼的红花在高空中怒放。更可喜的是娃娃们美好的情怀。村里的山坡坡上林木覆盖率已达95%,“绿海”中山鸽展翅,燕子飞翔,百灵啼鸣,美不胜收。这“美”既归功于成人,也归功于娃娃们。他们只为鸟雀搭桥铺路,不肯伤损一个鸟蛋、一只幼鸟。他们放学归家,全心全意地为孤寡老人送喜排忧,使不幸的老人生活得安爽舒适。老人们都把娃娃们看做可爱的花朵。
今年“十一”是共和国45岁生日,校长看到学校里每礼拜一上午都要升起的五星红旗已经褪色,便想请村委会帮助购买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校长,请您不要让村里拿钱买国旗,我们要自己升起自己的国旗!”六年级学生杨飞飞、白彦学、杨会平等执拗地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准备用家长平日给的零花钱凑起来买国旗。校长同意了,三个娃娃高兴得眉飞色舞,仿佛获得了最高的嘉奖。百多个娃娃一齐响应三个娃娃的提议,一元、八角、五角、三角,钱凑齐了,一面红彤彤、金灿灿的五星红旗很快买了回来。
或许太阳也把娃娃们看做美丽的花朵,朝阳分外灿烂。
“花朵”们的举动,拨动了每一个长者的心。我与老战友们迎着朝阳步入娃娃们的乐园,百多个花枝招展的娃娃已经排列成行,目光凝聚在红彤彤金灿灿的五星红旗上。他们是那么庄严,又是那么充满火热的激情。拖拉机、汽车在小学校门口停了下来;下田干活的人们也在小学校门口止步;来不及赶到学校门口的养蜂迷、果树嫁接师,急忙登着木梯爬上房顶……
崭新的国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仿佛是被百多颗娃娃纯净、诚挚、坚实、热烈的心托起,不偏不倚,无皱无褶,不顿不歇,犹如太阳腾升……
老友贾明禄激动地凝望着升高的国旗,悄悄地与我耳语:“国旗是我们心目中不落的太阳!”我心潮起伏,似看见一个个倒在前线的好友在我眼前兴奋地且歌且舞……
一个个心上凿刻着旧日苦难的长者泪珠滚落。他们记忆犹新:只是在五星红旗从中国大地升起之后,他们才挺起胸膛,擦去了苦涩的眼泪,他们给孙孙、孙女零花钱的时候才不吝啬,才能把孙孙、孙女打扮得花枝招展。他们坚信,“不落的太阳”的光芒将照耀得他们晚年的生活更加幸福,娃娃们将更加茁壮成长。
升旗仪式结束后,我问几个娃娃:“你们咋那样全神贯注?”娃娃们同声说,他们是在向自己的国旗宣誓——五星红旗是他们心中不落的太阳。我又一次落下感奋的泪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