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浠水县合作贸易部门的干部应改进作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8-23
第2版()
专栏:

浠水县合作贸易部门的干部应改进作风
张成信
湖北省浠水县部分国营商业单位和供销合作社的某些干部,在经营作风上存在着很严重的缺点,使得农民群众很不满意。例如在收购农作物或土、特产当中,关于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他们不是从宣传和执行优级优价政策中去实现,而是任意以“不合标准”为理由硬性拒绝收购,而他们的标准又不向农民讲清,经常使农民徒劳往返。有一个油脂收购站收购菜油时,竹瓦乡的农民从五十里以外送了菜油来,收购站不是嫌颜色老了一点不收,就是嫌嫩了一点不收。合作社去年收购蔗糖时,不少卖蔗糖的农民从天亮等到天黑,甚至住店等到第二天,结果因“不合标准”而被拒绝收购了。群众顶不满意检验员,因为他不说明道理,而是很笼统的说:“品质不行,挑转去吧!”有些农民再三要求:“同志!原谅一下!我很远的路挑来了,价钱少要点,收下吧!”干部竟是一直不理。很多农民气愤不过,就把东西贱价卖给私商了;中台乡有一个农民,因年轻性躁,气得把没卖掉的一篾篮子蔗糖倒在河里去了。检验员检查质量,农民也不反对,可是有些检验员业务技术不强,检验得极不准确,同样的东西,这一个农民挑去验不合格,换一个人挑去就验合格了。群众很不满意,认为这是“故意找麻烦”。
县联合社替粮食公司代购稻谷,据说多收稻谷就可多得手续费,他们就增秤收购;在收购蔗糖时,因销路不畅,他们宁可让群众排队等候却只设一杆秤。南岳乡农民说:“我到合作社五次要买价钱比较便宜的‘长城’牌的香烟都没有,只有我们买不起的‘双斧’‘红金’那些贵烟,合作社为社员服的什么务啦!”
“好大架子啦!”这是农民群众对某些营业员的批评。的确,不少营业员不是以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去接待顾客,而是神气十足地摆着不爱搭理人的样子,有一个农民到浠水百货支公司买肥皂,朝着营业员叫了五声“同志!”而那位营业员却一点也不理会,仍然和另一位营业员在闲扯。这个农民当时就说:“好大架子啦!喊到脸上都不答应。”还有个别干部,作风恶劣,竟敢打骂农民,如第一区合作社收购员石宪昌,在收购菜油时压秤,农民提出意见,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野蛮无理地打了提意见的人一耳光(这个营业员已受到惩处)。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这里不必一一列举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企业中政治工作薄弱,不少干部缺乏群众观点,而且他们的供给制经营思想浓厚。这些问题,浠水县目前虽在从上而下,由内到外的逐渐纠正和克服,但还是极其不够。我们应该认识,采购员、营业员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有关党与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也是影响到工农联盟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而且迅速地在实际工作中改善合作贸易部门和群众的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