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涉县组织植棉能手 下乡指导棉苗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08-12
第2版()
专栏:

  涉县组织植棉能手
 下乡指导棉苗管理
【本报涉县讯】为了组织棉花增产,县里特抽调各区对棉花管理有经验的村生产主任及植棉能手等八九人,研究怎样对棉花加强管理等办法,发现了各地棉花普遍都没有进行打杈,打油条、去顶等,决定成立棉花指导组,下区分别进行实际指导。共划分四组,根据各区棉花情况,分别进行实地指导,在指导方法上,先打开一个村局面后,再召开基点劳英互助组长会议推动,区里由生产助理员直接帮助。指导组到村后实地检查发现以下问题:(一)担水栽花很稀,隔两步栽一棵,浪费地。(二)棉花都种到坏地里。像六区台华村,棉花种到河滩石子地,棉苗都长不起来。(三)棉花大部分锄的太深,还有锄不到棉根等。像九区上清凉等村,有个别棉花被锄死,及恐怕锄坏了,不敢锄到棉花根。(四)棉花管理太迟,该去顶的没有去顶,已抽了劲。像九区滩里村,北头的一块棉花地油条长的比棉花长的还高,一个花桃也不结。(五)棉花出的晚长的小收不回花来。像七区东西岐等村,花长的小收不回来,群众还在等着收花,也不积极改成其他庄稼。经指导组在各村发现这些毛病后,各组即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技术管理工作:(一)召开会议到地实际干,实际指导,起了很大作用。像六区赵巨库指导组在东达领导群众,到地一面讲解一面把花打杈去油条修理后,群众都学会了,临走时,还研究了这块花地太硬锄的太少,应当多锄,才能生长等办法。(二)白天动手黑夜动嘴,九区指导组牛心河同志,分配到南关后,看到群众正忙于锄地,没有人也开不成会,便亲自到棉花地去检查,到地看到棉花油条杈很多,就亲自动手修理,群众不一会围了一大堆,棉花也修理完了,群众也学习会了。都一致要求他到自己地修理,黑夜回村吃饭时就端上碗到街饭市上宣传。这样黑夜在家动嘴,白天到地动手,不几天南关、上清凉等棉花都自动修理起来。(三)必须和区村干部结合,才能打开局面。(四)随来随教学会就走,不耽误生产。由于各村群众雨后正在突击补种秋菜,召开会议困难。像七区指导组张学议等同志,根据这样情况,在合漳东西@村带上几个人到地里试验,学会了就走。再通知给别人到那里学,并在东西@研究了棉花太稀补种秋菜等办法。群众很高兴的说:“以前棉花长起枝来俺就舍不得,俺认为都结成哩”。现全县除三、八、四等区棉花技术管理比较有基础外,其余一、二、六、七、九等区都分组进行了推动管理。(五)指导组提出:今后棉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棉花要继续管理,打尖去杈勤地等工作。二、棉花苗小收不回来,应发动种菜,在六、七区棉花地里很多由于天旱没雨,花苗都没有长起来到现在才二寸多高,这样棉花,因时间太晚,恐怕收不回来,应发动补种。三、冰雹打伤棉花应注意管理恢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