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构建新优势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4
第5版(理论)
专栏:

  构建新优势实现与国际经济接轨
许德立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我们深感,这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战略抉择,是深化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比较利益原则的驱使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集中自己的资源优势,生产和销售其比较利益最大的产品,而把那些利益较小的让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期望通过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对外经济联系,最终借助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推动其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性多元化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面对经济发展的这一潮流,我国沿海经济特区、开放地区只有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既保持原有的优势,又尽快构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汕头经济特区来说,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市场、体制及产业接轨,将汕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要建设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城市,就需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进行系统而艰巨的改革,从而使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结构纳入市场经济轨道,成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外向型产业结构为基础,以第三产业国际化经营为动力的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新经济区,进而全面实现外向型、大市场、大流通、大服务的发展格局。为此,我们将按照《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各项改革的力度,使我们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首先要大力推进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中长期经济发展的计划工作等。政府的经济管理目标,主要应围绕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推进对外开放,以及搞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制订经济管理法规等展开。要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改革探索,尽早成立商业银行,加速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促进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的创设,达到早日完善汕头经济特区金融组织体系的目的。为了发挥连接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优势,发展转口贸易,大力吸引海外投资,还要对海关及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其次,大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我国一直较注重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并已造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即使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除了生活服务业比较发达外,第三产业的总体水平也还相对滞后,也就是说,发展的潜力还很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第三产业的主要门类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部门。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支持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产业。不仅发达国家致力于此,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不在新一轮高科技角逐中落伍,也奋力在高技术领域攀登。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高新技术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产业认真抓好,为经济起飞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这就要立足于现有的工业基础,通过体制改革,吸引国内外人才,发挥特区吸纳国外新技术信息和成果快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投入产出效益高、产业关联性强的产业,尽量缩短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的时间。
第三,把握世界性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吸引台资、外资。众所周知,亚洲“四小龙”正是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将劳动密集型和重化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会,依靠自身较富有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接收了由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许多制造业而取得比较竞争优势的,从而为本国、本地区的资本积累和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借鉴其经验,充分利用劳动力充裕、劳动力工资较低、土地价格便宜的优势,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认真做好引进台资、外资的工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和资本积累奠定基础,从而为经济起飞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为中共广东汕头市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