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希望祖国人民在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时注意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8-24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摘要

希望祖国人民在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时注意几个问题
(一)
志愿军政治部谢平波、胡震泽来信:自从开展抗美援朝运动以来,祖国人民送来大批慰劳品和慰问信,大大鼓舞了我们的战斗意志。每个志愿军指战员对祖国人民给我们的这种物质上、精神上的援助和鼓励,都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我们在处理慰问信中,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使慰问信及时送到战士手中,以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特向祖国人民提供几点建议:
一、祖国人民给志愿军的慰问信,如属一般性的
(不是指定给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单位的),最好在信封上写明“慰问信”字样。信封上的收信人只要写“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即可,不必写 “彭司令员收”、“志愿军政治部收”或“志愿军司令部收”等字样,以免辗转传递,耽误时间。如属重要的批评、建议及非一般性质的信件,则信封上不必标明性质,寄“志愿军政治部”即可。
二、写给著名战斗英雄和功臣的慰问信,如已知其姓名和部别的,可直接写给该部转交。例如给空军英雄王海、张积慧、赵宝桐等同志的慰问信,最好写“志愿军空军政治部转”,不必写“志愿军政治部转”。如果不知部别的,可经志愿军政治部转,但最好在信封的反面注明何时在何报刊上看到他的英雄事迹,以便及时查明转递。
三、祖国人民如在重大节日给志愿军写慰问信时,最好能提前写好送来。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由祖国寄到朝鲜前方的信件,一般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收到。纪念节日的慰问信如能提早写出寄来,就可以在节日及时送到战士手里。
四、如属寻人信件,应在信封上写明“寻人信”的字样,以免和慰问信混淆。
(二)
志愿军某部高荫田来信:祖国人民寄给志愿军的报刊和书籍,因为寄递时路途遥远,辗转频繁,要是包装不周,常常会使邮件受到破损,或因包皮破损、收件人的地址模糊而无法寄递。如广州新华书店寄给志愿军某部的“毛泽东选集”六册,因包装不周,寄递时不但书角均已破损,而且包皮上所写部队番号也弄得模糊不清,结果无法寄递,只好退回。其他如“中国青年”、“世界知识”、“新观察”等杂志在寄递时也有类似情形。因此,我希望祖国人民今后给志愿军寄报刊、书籍时,应该注意要使包装牢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