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幽默的贬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3-04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幽默的贬值
理宏
说到幽默,一般人想必都会引起一种好感。这是一种极好的心态和情趣。它体现出一种性格,一种文化素质,一种展现自我而又愉悦他人的高尚趣味。最普通的词典中在解释“幽默”一词时是这样说的:“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
这就说明它不仅有趣而可笑,而且“意味深长”。既然意味深长,当然是应具有健康丰富的内涵;如是庸俗无聊的噱头,低级趣味的贫嘴,那还有什么意味深长可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幽默;在文化生活中,也不应缺少幽默的内容。中国也是一个并不缺少幽默的国度。《史记》中就专辟有《滑稽列传》;京剧和地方戏曲中也有不少逗人捧腹的喜剧剧目;近世以来,相声就不必说了,侯宝林就是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幽默大师。
近年来,舞台上的相声和小品节目逐渐多了起来,其中有的给观众和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的演员往往是因为一两个段子而新星跃起,受到人们推崇。这都是不容无视的事实。
然而(令人遗憾的转折),同样不能不看到的是:我们的幽默已有越来越贬值的趋势。这里不是泛指人们日常生活的幽默内容,而仅指在舞台或影视上展现给广大观众和听众的某些“精神食粮”,实在与应有的素质和水平相去较远。
某些相声段子缺乏文化品位,在表演上粗俗拙劣,甚至以鄙下为乐,以相互辱骂为有趣。不仅演员本人不顾起码的人格与自尊,对广大观众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某些小品缺乏起码的健康思想内涵,或以俗浅的小玩意儿作大文章,随心所欲竭力张扬,却并不有趣;或演员自以为有趣,却引不起观众共鸣。小品之滥,使少量佳品成为凤毛麟角。
无论是相声还是小品,有些作品显然不是在思想和艺术上下真功夫,不是在健康淳厚的幽默感上增加引人的魅力,而是走捷径,图简便,实则是舍本求末,顺坡下滑。相声历来技法是说学逗唱,但某些相声说则直露,学则流俗,逗可以骂易之,有的演员滥施其唱工,水平却很不高明。某些小品的表演则乞灵于方言,好像只要说一般人觉得好笑的方言,则自成表演艺术家了。当然,这里不是排斥一切方言小品,问题是方言也好,普通话也罢,首先应该是艺术,是艺术的创造,是真正的幽默。某些方言也许更能造成某种可笑的效果,适当用用也未尝不可,但如只以方言夺势,无论如何不是取法乎上的从艺道路。当然,有时鄙俗的火爆也可能博得一时的哄笑以至喝彩,正如在一定时期内,庸俗的地摊书刊也会招徕各种各样的看客一样,但这显然不能以此来测定健康的文艺所应达到效果。
文艺的职能不可忽视引导作用,不应一味媚俗,更不能“导俗”,不能因俗就鄙。应该给人以真正的精神享受,留下启人心智警世醒魂的余味,而不是一剂剂其味不正的浑药。
创作者和表演者不可没有使命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是当务之急,而且应始终不懈。这样才能搞出品位较高而又通俗易懂富于幽默感的好作品,才不致将庸俗误作有趣。
幽默不仅仅局限于相声和小品领域,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幽默,健康向上的人生需要高尚的幽默艺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