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阅读
  • 0回复

煤炭工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3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煤炭工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思路
王森浩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文选收入的是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期间的重要著作,这一段历史是我们亲身经历和实践过的,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易懂。全书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富有创造精神的理论观点,以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光辉典范。
邓小平同志以唯物史观提出了关于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根本任务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等作了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回答。
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必须牢牢掌握生产力决定作用的观点和生产力标准,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系统地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国家的发展是快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满意的。从煤炭工业的发展来看,这十多年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最快的时期。原煤产量从1978年的6.18亿吨,提高到1992年的11.15亿吨,平均每年增加3550万吨,从1986年以后,煤炭供应多年持续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煤矿生产技术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2.5%,提高到1992年72.26%。煤矿安全状况逐年好转,百万吨死亡率1978年为9.44人,1992年下降到5.43人,下降42.5%,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1978年为6.94人,1992年下降到1.06人,下降了84.7%。对外开放也取得较大成绩,煤炭出口量大幅度增加。这一切都有力地证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采取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在国有企业中最缺乏活力的基础产业部门。在向新的经济体制转换时期,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大量问题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使煤炭企业当前的处境十分困难。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煤矿只靠煤炭部门办,煤矿只能搞煤炭生产;矿井建设重规模,轻效益,致使在煤炭供需之间的总量平衡、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以及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出现许多大的失衡和问题。主要有:一是煤炭工业后续能力不足,到本世纪末可能提供的煤炭生产能力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量存在着很大矛盾;二是煤炭工业生产结构与国民经济需求结构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乡村煤矿的产量比重越来越大,新增产量日趋分散、小型和非正规开采,这与煤炭消费逐步向电力、钢铁、化工等企业集中,向大型稳定方向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不能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供应;三是煤炭工业可能提供的生产量和铁路交通运输部门可能提供的煤炭运输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由于煤炭资源和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煤炭产品结构单一,生产的煤炭不能就地转化,煤炭运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许多煤矿企业缺乏基本的生产经营条件;四是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人多、效率低、亏损大。现在国有重点煤矿生产4.8亿多吨煤,共有职工360万人,而澳大利亚生产2亿多吨煤,职工是3万人。相差近40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了。煤炭工业目前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虽然表现为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问题,但实质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煤矿生产和建设方针、投资政策和煤矿企业经营机制弊端的集中反映。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借鉴国外发展煤炭工业的经验,从改革中找政策、找出路,重新研究设计煤炭工业如何走向市场的新思路、新框架、新机制。现就我国煤炭工业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改革思路,谈一下初步意见。
    一、打破行业界限,动员各方面力量来开办煤矿。
开办煤矿应不受行业、地域和国别的限制,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别的综合性矿业公司,实行综合开发,综合经营。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本世纪末,需要多少煤,煤炭工业可能提供多少生产能力,可能性怎么样?对这些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煤炭部也正在研究制订发展规划,根据1992年国家综合部门在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之后提出的振兴能源工业的初步设想,提出本世纪末产煤15亿吨。目前全国煤炭产出能力约11亿多吨,到本世纪末约有1亿多吨矿井能力要衰减,要达到15亿吨产量,还需要增加4亿多吨生产能力,才能满足需要。在短短的七年中,要增加4亿吨能力是很不容易的,国家财力也很难达到。煤矿后续能力严重不足。因此,除了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建设一批重点矿井以外,还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建设煤矿,并继续大力发展乡镇集体煤矿,对乡镇集体煤矿进行整顿、扶持、改造、联合、提高,全面提高煤矿企业素质已成为今后十年煤炭工业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必须从改革煤炭分配体制入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电力、冶金、化工、铁道等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投资办煤矿,鼓励缺煤地区到富煤地区办煤矿,欢迎和吸引国外矿业、商贸公司和金融单位采用合资、合作等形式到中国投资办煤矿。煤炭工业部对有关部门、地区和国内外企业、公司投资办煤矿,在地质、设计、施工、技术、装备和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实行行业管理。要用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煤炭工业后续能力不足的矛盾。
二、打破中央国有煤矿建设规模“水平分配”的传统做法,从煤炭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经济效益的原则,国家对于国有煤矿建设资金应相对集中使用。
国家主要抓好几个重点煤炭调出省、调出矿区,在煤炭储量大、赋存条件好、投入产出效益高的富煤地区,建设一批能够支援全国的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大型能源基地。缺煤省区中的国有重点煤矿和以省区自用为主的国有重点煤矿,其煤矿开发、生产和经营,原则上主要由省区管理。支持煤炭调出省区建设地方商品煤基地,组织地方煤上市,对口供应电厂、钢厂等用煤大户。
 三、打破煤炭企业只能办煤矿的传统模式,发展煤炭就地加工转化的产业,减轻煤炭运输的压力。
建国40多年,由于煤炭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不平衡,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企业只能办煤矿,产品结构单一,生产的煤炭很少就地转化,致使省区间煤炭调出调入量逐年增加,调出省越来越集中到中西部。1990年中西部地区煤炭净调出量占全国80%,煤炭运输一直比较紧张。所以,凡有条件的矿区,要相应建设电厂、焦化厂和发展其他煤化工产品,有的可实行煤、电、路、港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综合经营,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就地转化,减轻煤炭运输压力,为煤炭企业进入市场创造基本经营条件。
 四、打破煤矿建设重规模轻效益、只用钱不还债的传统观念,突出经济效益。
新建国有煤矿包括大的技术改造,要采用新模式、新机制,技术装备水平起点要高,用人要少,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不再新建设一些条件很差,经济效益不好,没有还贷能力的矿井。这样,经过10至20年的努力,使我国国有重点煤矿的采煤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五、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多种经营的战略地位。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时期,煤炭企业用人多、效率低、效益差、亏损大的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为此,煤炭企业必须坚持以煤为本,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第三产业。减人提效,把企业富余的人减下来,去从事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多种经营的面很广,包含一、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煤炭的深度加工转化、矿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发展投资少、安置人员多、效益好的第三产业;发展煤炭行业以外的其他产业,这是煤炭工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不仅老矿区要发展多种经营,走出新路,新矿区也要走发展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道路,尽快改变煤炭企业的经营面貌,提高经济效益,使煤炭企业走出困境。
六、转变国有煤矿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把公有制企业和市场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
要选择一批地理位置较好,资源赋存条件较好,效益较好的煤炭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有的可以搞有限责任公司,有的可以搞股份有限公司,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国有煤矿企业公司化经营管理。理顺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所有权拥有股权,即以股东的身份依法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经营者,参与重大决策,以及转让股权等权利。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通过建立资本金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使自负盈亏的责任制落实到企业。促使企业必须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支配、使用、处理、运作自己的资产,盘活资金存量,实现有效增值。企业由此割断政企职责不分的脐带,为企业摆脱政府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奠定基础,为政府部门实行行业管理创造基本条件。非试点煤炭企业,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对企业所属二级单位都要实行模拟法人运转,使他们在企业内部享受法人企业的权利,承担法人企业的责任,走上“四自”发展的轨道;对非生产建设单位,要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出路,走向市场求生存。
    七、扩大煤炭出口。
我国1992年生产原煤11.15亿吨,其中出口煤2020万吨,仅占煤炭产量的1.8%,这与年产11亿吨的产煤大国很不相称。重要原因是出口体制问题,中国煤炭进出口总公司一家经营出口煤,没有充分发挥各大企业和各产煤大省各方面的积极性,这种状况必须改变,煤炭应该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煤炭出口政策,打破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一家经营的煤炭出口体制。要适当放开,逐步赋予重点煤炭企业出口自主权,扩大煤炭出口的数量,为国家多创外汇。为了对外出口煤炭不打乱仗,协调各煤炭出口企业各方面工作,统一煤炭出口对外政策,可以考虑成立中国煤炭进出口商会,研究制定煤炭出口政策,规定最低限价和价格波动幅度,搜集和提供国际煤炭市场信息,调查和研究国内煤炭出口企业的经营活动,以提高我国煤炭出口竞争能力,监督和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为煤炭出口企业做好协调煤炭对外贸易活动和服务工作。
现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的深刻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我们认真地学习和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煤炭工业的前景一定是兴旺发达的。
             (作者为煤炭工业部部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