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9阅读
  • 0回复

大上海的“绿地”效应——记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4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上海的“绿地”效应
——记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
高保生张一民
12月的上海,寒气袭人。外滩附近新长出的一大块绿地,却勾勒出一眉春意,引得人们轮番前来观赏。
这是1992年成立的上海绿地开发总公司为上海建设的第四块大型绿地。一年多来,他们投资4000万元,建公共绿地450亩,没花国家一分钱。
上海市副市长孟建柱告诉我们,上海绿地开发总公司代表一种新的机制,将有一批这样的企业出现在上海,成为城市绿化和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建设的新的主体。
    新的思路
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去世前几月还在为上海绿化的出路而焦虑:单靠财政投入的老路是走不通了,能不能有一家自负盈亏的企业,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取得利润,分担城市绿化建设的重任。去年,他去世了,把沉重的思考留给了人们。
这座全国最大、人口最多的工商城市,虽有它一连串的骄傲,但在绿色面前是自卑的。到1992年底,上海绿化覆盖率仅13.2%,市区人均公共绿地为1.11平方米,这不仅大大落后于世界城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50平方米的联合国指标,也未达到我国城市人均占有公共绿地4平方米的最低要求,在全国48座重点城市中排名第46位。这与把上海建成世界性金融、贸易城市的时代要求太不相称了。
上海市建委副主任杨小林坦诚相告:说上海不重视绿化是冤枉的,1980年以来在城建规划中已列出公共绿地1万多亩,但由于缺少资金,图纸无法变为现实。也难怪,要绿化吗?居民动迁、征地、市政配套、设计、施工、苗木生长管护,哪样都要钱。在基础设施欠帐甚多的上海,交通、能源、住房问题显得更迫不及待。“绿化”每每让位。
有一本帐,1981年以来,上海财政每年的绿化补贴最多达到1250万元,加上建设配套基金中的绿化费用,最多不过4000万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0年间上海绿化覆盖率仅增加5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化由0.5平方米变为1.11平方米。按这个速度,到本世纪末上海达到人均4平方米的目标,是毫无希望的。
倪天增的设想是超越死亡的种子,在1992年夏天落地生根了。市农委和建委经过调查研究,终于下定决心,由每家各出资1000万元,投资兴办以营造公共绿地为主旨的绿地开发总公司,任命37岁的市农委干部张玉良为总经理。除主要干部外,其他职员全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司可经营工、商、房地产等各项产业,政府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投资方组成监事会,监督企业每年从经营收入中拿出相当比例用于上海的绿化。
好戏开始了。
    以绿养绿
绿地开发总公司刚诞生不久,上海正经历新的绿色危机,一些企业为了建商场、搞房产、兴建娱乐设施,竟把推土机野蛮地开进了公园、街心花园、新村绿地,激起了公众的愤慨。有人不免冷眼看绿地公司:又一个“吃绿地”的来了。
张玉良原任农委农宅办副主任,谙熟规划建设。绿地公司就从房地产起家。他们制定了独特的战略:上海大量市政设施要动迁,居民动迁用房市场潜力大,公司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组织投标,接连中标,并在几个月内建成桃浦一期动迁用房、六里桥镇动迁用房等共9万多平方米,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上站稳了脚跟。1992年短短几个月,公司实现利润1700多万元。
绿地公司和公司监事会都没忘记建立这个公司的初衷,去年一开春,公司就推出一个震动上海的大动作,出资承担10公里长、30米宽的沪闵路绿带建设。这项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道路绿化工程,到目前已投入近2万个工日,平整土方6.1万多平方米,种植20余种树木、40万棵,几个月就使沪闵路畔被葱茏绿色装扮得面目一新。绿地公司建成这块340亩的公共绿地,一举为每个上海人新增绿地0.03平方米。投资1700万元,比1992年上海市财政的全部绿化补贴费用还多500万元。
这些奇迹般生长的绿地,靠的是公司迅速增长的实力和利润。公司的多种经营越来越红火:不仅继续为政府提供廉价动迁用房,还建立了园林和花卉培育基地,利用绿地边角地段开展零星储运业务,让绿地走上“以绿养绿”的良性循环。同时,在成片绿化带中建造疏散型高级住宅,还从事沿海滩涂开发、建材贸易和出租汽车等业务。目前公司已拥有15个子公司和合资企业,1993年可实现利润8000万元。
    波及广阔
绿化上海、美化环境,造福人民,绿地公司的志愿初步实现了。公司已开征绿化用地967亩,其中投资10万元给虹桥国际机场80亩停机坪披上了绿装;投资9万元,完成了闵行区莘庄海关8亩环境绿化;又投资800万元承担外滩改造二期工程的绿化任务。征地加绿化,公司已投入4000万元,相当于今年利润的一半。
绿地公司为上海相对沉寂的绿化事业吹送一股强劲的新鲜空气,并波及广阔的领域。
有人问,绿地公司自己挣钱,却拿出利润去进行应由政府负担的公共绿化建设,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吗?市农委主任、绿地公司监事会两个执行监事之一的张燕回答,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按比例拿出利润分担政府的绿化任务,是对政府的回报,这是上海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绿化进程的新尝试。她补充介绍:上海绿地总公司成立之初享有优惠,现在不明显了,新的优惠政策正在落实。
上海市建委主任、绿地公司监事会另一个执行监事杨小林告诉我们:到本世纪末,上海要达到人均3平方米绿地的目标,共需投资10亿元以上,需要一批像绿地公司这样的企业分担一半左右的投资。他透露,明年上海绿化会有更大的动作,一条环上海城的500米宽的绿化带将投入建设,光靠一个绿地公司是难担此重任的,届时将涌现一批以绿化为主的综合经营类企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