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一位浙江妹说:“我们浙江人在北京,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埋头苦干……”冬访“浙江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3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一位浙江妹说:“我们浙江人在北京,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埋头苦干……”
冬访“浙江村”
覃文武孙兆辉
北京的丰台区,有个“浙江村”,范围包括时村、马村、后村、邓村、海慧屯,外来的浙江人口占了70%,单是时村和马村就有7000人。那里的大街小巷,随处可听到地道的吴侬软语。经营家庭用品、大众成衣、花布、手袋、帽饰的……如排山倒海,一应俱全。在“浙江村”里,除了市场、酒家、工厂,还有幼儿园、联防队。
北京的胡同给人的印象总是静悄悄的,而“浙江村”却是另一番景象。寒风呼啸、黄尘飞扬的冬天,人们从早到晚在胡同内穿梭不停。人力三轮车也特别的多,一辆接着一辆,满载着货物,在狭窄而低洼不平的通道上蹬得飞快。
几乎每一家房门的后面就是一个或几个服装工厂。街巷到处张贴着类似这样的广告:“内有高中低档皮茄克批发,欢迎光临”。一个老板牵头,十几个工人加十几台缝纫机,租下两间房子,一个服装作坊便形成了。“扎衣服”是他们的用语,每天能“扎”五六十件皮茄克。工人的月工资是600元,而老板的收入,据有人私下透露,一天的进帐不下千元。他们生产的服装,主要批往北京市各大商场和个体户摊点,到了那里,价格都要翻两番。偶尔也有国外的“倒爷”前来订货。
作坊是劳累而忙碌的,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所有作坊各出奇谋,服装式样不断翻新。有的老板在王府井、东单、西单租有柜台,天蒙蒙亮,刚完成的新款服装立刻抢先上市。在海慧屯,有个程姑娘告诉我们,她是停薪留职跑到北京来的,目前做女老板的帮手。“我们浙江人在北京,就像北京人在纽约一样,埋头苦干,挣了钱再回去。”她认真地说。
作为浙江人做生意的临时据点,“浙江村”最早出现于1985年,当时只有几十人,至今发展成为两万多人的规模。暂住证是他们停留的“绿卡”,有效期少则3个月,多则一年。由于北京是个大市场,生意有得做,有的人在这儿已经住了近十年。
渐渐地,这里形成了为同乡服务的集市。马村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舟山海鲜、南方腊肉、长沙排丝、中药材之类,摆在地摊上出售。此外,还有糯米糕、敲鱼面、鱼丸面、麻心汤圆等温州风味小吃。买卖双方都是浙江人,皆可尽情地讨价还价。
从集市出来,有个“温州鼓词”店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老板叫卢庆林,温州人,经营此店已有5年。他说:“浙江人在外地呆久了,难免有思乡之情,总想听听家乡的曲子,我就办了这个店来方便大家。”店里售有越剧和温州鼓词的磁带,如《汉刘秀逃难》、《五虎平南》、《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共100多套,生意颇为不错。
前不久,浙江乐清改县为市,“浙江村”的乐清人为之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鸣放鞭炮庆祝。我们遇到了来自乐清的小金姐妹。姐姐是护士,和两个医生开了个“健民诊所”。刚从幼师毕业的妹妹热情活泼,在马村“欣欣幼儿园”照顾“浙江村”的孩子们,她的想法不是为了挣钱:“家里生活很好,不愁吃穿,我出来是为了长见识,看看外面的世界。”
“浙江村”里,浙江人居住的大都是向当地人租的平房。也有不少人租下空地,搭个简陋的棚屋住下,时村就有400多个这样的屋子。在滴水成冰的冬天里,棚屋里没有暖气,四面透风。照他们的话说:“凑合着住吧。条件当然比老家差远了,人人盖有楼房,又宽敞,又舒服!”然而,正是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才赢来了盆盈钵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