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升学·择业·买房——与台湾青年话家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宝岛行

  升学·择业·买房
——与台湾青年话家常
本报记者郑宏范
台湾之行,结识了许多青年朋友。青年人关心青年事,大家在一起谈了诸如上学、就业、住房之类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商专学生话升学
在阿里山,我们遇到了周末赶来旅游观光的云林县斗六市环球商专的几位学生。听说我们是从大陆来的,他们十分热情地陪我们聊了很长一段路程。他们说,在台湾,小学至初中实行义务教育;但从读高中起,每一个学生均面临激烈的竞争,考大学更要经过一番艰苦“厮杀”,平均录取率为百分之二十。师资、设备、环境条件较好的公立大学是中等家境的孩子的主攻目标,若榜上无名,家长就要拿高出四五倍的学费让孩子去念私立学校。细一打听,这几个同学就读的环球商专便是一所私立学校,两年学费近二十万新台币。
台湾青年缘何挤上大学这条独木桥?原因很简单,在台湾,文凭的含金量高,通常一个大学生与一个高中生的起薪要差到一半或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没有文凭,晋职、提升的机率也会小得多。因此,在霓虹灯流金溢彩的今天,不少青少年还是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
  “跳槽”——一个热门话题
一路上接触的青年朋友中,许多都有“跳槽”择业的经历。一位青年十年不到换过四个单位,他还说:“我见过一年“跳槽”七八次的,而且是在性质、种类不同的单位之间选择。” 台湾私营企业用人一般通过招聘。招聘的内里乾坤不得其详。但青年人从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后,如无殷实的家业可继承,要经过一番拚搏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加入了哪家私营企业或机构,就得看老板脸色行事,为老板卖命。一些有才干的青年为了谋高薪、求发展,往往通过“跳槽”来重新择业定位。当然,跳槽也不是毫无条件的,若曾被所在单位送出培训,辞职前先要退还培养费把自己“赎”出来。
面对“跳槽风”,各企业老板煞费苦心,使出种种手段拢住人才。许多企业均在提薪、休假、提供工作条件等方面注意优待资深员工。如某报馆职工进来后第一年没有法定假日之外的休假,第二年可休三天,第三—四年休五天,第五年可休一周,第六年年假达十二天,此后每增加一年工龄,年假便随之增加一天。
此外,老板提升的也多是用得久、信得过、年资较长的员工,因跳槽而失去晋职机会的青年并不鲜见。
  “一条美丽的绳索”——房子、车子
访问中,我们发现台湾青年人见面或聚在一起聊天,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你买房了没有?”“你有汽车了吗?”
原来,车子和房子是台湾青年热衷追求的“两大件”。一位记者先生在台北接送我们,用的就是他刚买到的私人轿车;另一位导游小姐则告诉我,她和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的男朋友要拚上几年,攒钱买下房子再考虑结婚。年轻人忙东忙西,多是为了房子和车子。
许多企业在年轻人加盟之后会视其表现提供贷款,帮助其购买住宅和汽车。有人说:老板抛出的贷款是“一条美丽的绳索”,它将年轻人的心紧紧系住。据说,还清一栋房子的贷款要工作十来年时间,而这十来年正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为了车子、房子,为了早日清掉身上的债务,有些青年人像旋紧了的发条,拚命干活、挣钱,为老板卖命。青年人拥有了汽车、住房,雇主们也省去了不少麻烦。追求车子,追求房子,追逐金钱,使许多台湾青年人变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挣钞票”。为了赚钱,去投机炒股票,赌博,输光后铤而走险的,时有所闻。台湾青年在人生道路上,有成功和喜悦,也有与之俱来、挥之不去的困惑和迷茫。
(附图片)
旅游者中青年人多。
本报记者摄于阿里山九族文化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