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北京、天津等地高等学校 一万三千多名毕业生走上建设工作岗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8-27
第3版()
专栏:

北京、天津等地高等学校
一万三千多名毕业生走上建设工作岗位
北京、天津、大连、沈阳、西安和西南地区的高等学校毕业学生一万三千多名服从国家分配,已自觉地愉快地走上了建设工作岗位。
这批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经过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几年的培养和教育,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上都有很大进步,政治觉悟也有显著提高。他们在祖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第一年毕业,感到特别的愉快和光荣。因而能自觉地参加国家最需要的工作。许多学生在毕业前夕,向共产党、青年团和学校行政方面写了保证书、决心书,表示坚决服从分配,积极劳动,努力钻研,做好工作。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大会上宣誓:坚决响应祖国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北京铁道学院毕业生百分之百地接受国家分配。
天津各高等学校许多毕业生在毕业前夕,都在工作志愿书上写着:“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南开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生范树德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林业建设工作,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他说:“我决心在工作岗位上好好地学习,锻炼自己成为一个林业专家,为祖国的林业贡献自己的一切。”中国矿业学院电机系被分配到西南区担任中等技术学校教师的学生何英庆说:“为实现祖国工业化,就要大量培养技术人才,我能够参加这一工作,是最大的愉快。我一定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大连工学院液体燃料专业毕业生罗家弼的理想是到西北采炼石油,但他想到祖国同样急需教师和研究人员时,就表示无条件服从国家的统一分配。关瑞华过去填志愿表时要到鞍山去,但他认识到社会劳动的分工和祖国建设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就决定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服从统一分配。该院合成氨专业学生朱维瑞表示如果分配到工农速成中学作教师也很乐意,他说:这就是具体地为工农服务。
西南区各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参加建设工作的有四千四百多名,其中有一千四百多名参加各地工厂、矿山和交通部门工作。四川大学、华西大学和成都艺术专科学校一千零二十八名毕业生联名写信给毛主席,信中说:“为了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我们将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重庆大学在公布毕业生名单大会上,学生们高呼:“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生命,献给你——伟大的祖国”。该校被分配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工作的机械系三十个学生,向学校行政及留校学生提出保证,要以积极的劳动热情来回答师生们对他们的关怀。
许多城市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都愿意为开发边疆的富源而努力。南京大学地质系的毕业生在填写工作志愿时,有半数学生主动要求到东北、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工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石油班的毕业生已出发到玉门油矿工作。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路工组的毕业生们都志愿到边疆去,参加边疆铁路建设工作。当他们被分配到兰新铁路参加建筑工程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路工组学生谭理民说:“兰新铁路的建筑工程是艰巨的,我一定努力工作,战胜大戈壁,将铁路铺到新疆去!”西北医学院被分配到青海工作的小儿科毕业生梁集敏说:“我要学习苏联‘乡村医生’影片里的那些医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