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邯郸三棉转换经营机制迈大步淮北矿务局走上市场扭亏为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11
第2版(经济)
专栏:

  邯郸三棉转换经营机制迈大步
淮北矿务局走上市场扭亏为盈
本报讯1993年12月28日,由河北棉纺行业大型骨干企业邯郸三棉组建的“邯郸三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是该厂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迈出的新步子。
始建于50年代末的邯郸第三棉纺织厂,1984年实行了厂长负责制、承包经营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以产品为龙头、以质量为重点的“涤棉纱布一条龙”等9个项目的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引进了一批国外先进设备,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厂形成了年产棉纱2.2万吨、棉布7500万米,年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的生产规模和能力,经济效益连续8年位居全市纺织行业榜首,成为河北省和全国纺织行业利税大户。
1992年底,该厂被省、市确定为首批股份制试点之一,他们抓住时机,成立了改制工作机构,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支持和参与,顺利完成了清产、核资、评估、申报资料等项工作,经省市体改委正式批准成立了“邯郸三环股份有限公司”。在改制中,该厂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了配套改革:打破传统的企业机构设置方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进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全员劳动合同制等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标准财务会计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代核算制度。
实行股份制改造,加速了该厂经营机制的转换,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993年前11个月,该厂已完成产值2.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利税2070万元,出口创汇2989万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张兵申李朝欣)
本报讯 淮北矿务局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机制,扩大销售市场,从根本上扭转了被动局面。1993年全局完成销售收入20.2亿元,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亿元;在深化改革、提高效益方面走在全国煤炭行业的前列。
淮北矿务局是拥有20万职工、年产原煤1400万吨的国有超大型煤炭企业。1993年上半年煤炭销售价格放开以后,这个局被推上了市场。全局上下积极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完善了以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承包和经费包干办法,扩大局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该局改变了“生产什么煤炭卖什么煤炭”的做法,按照用户的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不同煤种的合理配采、配洗,适销对路的煤炭产量逐月提高,全年原煤产量达到1420万吨,煤炭灰分比计划下降1.8个百分点。并加强经营管理,努力降耗节支,仅9、10、11月全局就节约挖潜5000多万元。这个局还以销售为龙头,大力调整经营战略。在华东地区设立了十几个信息点,并加入了上海和连云港的煤炭交易市场,还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该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征求新老用户的意见,为徐州、蚌埠、南京等地的用户送货上门。在铁路部门的配合下,组织自备老K车,把落地煤转运电厂;投资900多万元,购买50辆自备车,投入国铁运营;建立两个货场码头,购买两个船队,开辟了水上运输通道。1993年这个局销售煤炭1230万吨,实现了产销平衡。  (张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