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阅读
  • 0回复

中南区整顿地方国营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8-29
第2版()
专栏:

中南区整顿地方国营工业
中南区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先后以省市为单位展开整顿工作,为今后稳步发展打下基础。
中南地方国营工业占全区工业比重很大,这些工业过去在为国家建设服务与供应当地人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同时解决了许多职工的就业问题,积累了资金和培养了干部。但是由于中南与各省原来没有地方工业的统一领导机构,下面自流发展,因此盲目性很大。如湖南省三年内发展了七倍,湘南三个专区发展了十五倍。最主要的是对地方工业建设方针认识不明确,没有认真考虑各种条件,许多不该发展的也发展了,造成很大损失。如湖南洪江造纸厂化了四十多亿兴建起来,因为纸张生产过剩,至今没有开工。湖南永兴煤矿没有经过勘探便认为其资源足够开采二十年,化三亿三千万元专门修了一条公路,结果至今年三月便没有煤了。广西大蒲煤矿与大明山钨锑矿也是在基本建设进行之后才发现矿源不足,只好停办,损失三十七亿元。广东与湖南还有若干麻袋厂、蛋品厂因为生产过剩或产品没有销路而关闭。另外还有许多工厂因为生产方针不明,所出产品既不能在城市推销,又不适合农民需要,造成大量积压。其次是力量分散,领导薄弱,生产情况很混乱。广东江门市工商科副科长与顺德县财委秘书均身兼五个厂的厂长,因此削弱了对生产的领导,结果劳动组织很乱,非生产人员过多。在河南、湖南、江西等省某些厂中也有类似机构庞大的现象。江西赣西南造纸厂的管理人员竟占全体职工百分之五十。许多机械农具厂制造的“新式农具”,因为质量低,价格高,或不适合农村需要而大量积压。今年全区地方工业积压的产品值两千多亿元(还有别的原因),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
为了改变这种混乱情况,并为地方工业今后稳步发展打下基础,中南各省市从去年开始,先后进行了整顿工作。武汉市于今年初整顿完毕,湖南省于七月基本结束,湖北省专区、市以上的厂矿也大部分完成。其他江西、广西、广东、河南等省也正积极着手进行中。
整顿工作首先从检查各厂矿生产与经营着手,彻底摸清情况,然后根据其是否为国营厂矿服务、为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需要服务、以及在原料与成品的购销上是否就地取材、面向农村等三个条件,进行排队,分别决定扩大、维持、统一、紧缩、合并或关闭。湖南省还决定将专署所属厂矿分别交省工业厅和县市领导。该省参加整顿的五百三十个厂矿,经过整顿后,还有四百九十九个单位,另有四个属于国营范围的分别交中央和各专业系统管理。湖北省三百六十二个厂矿经过整顿后,二百八十六个划归省工业厅企业公司领导,有三十个单位分别交粮食局和合作社管理。
湖南省在整顿工作中,首先着重批判了干部对发展地方工业的若干片面认识,使大家明确工业建设必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有计划地加以发展,才能使国家早日工业化。又批判了干部中新产生的“丢烂摊子”的思想,明确这次整顿正是为了今后稳步发展。同时特别强调了慎重处理编余职工的生活问题。湖南全省共编余职工六千余人,其中湘南三个专区即近五千人,除了由有关机关组成委员会负责处理外,中共湘南区党委副书记与各县县委书记都亲自掌握这个工作,帮助编余职工回乡生产,或转入准备扩大的厂矿中去。现在该省已大体处理完毕。
经过整顿的单位,都积极建立与健全各种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成本。湘南三个专区最近收到职工合理化建议一千二百件,生产上出现了很多新气象。原来生产很乱的胜利机械厂翻砂车间化铁炉由每小时出铁一千五百斤提高至二千五百斤,焦铁比重由一比五提高到一比七,废品率由百分之四十降至百分之十。湖南窑业公司所产火砖,每吨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湖北沙市电厂创造了一百天安全运转的新纪录。襄阳机械厂每个工人的生产价值提高了将近一倍。
武汉市整顿完毕后,即转入改善经营管理。今年上半年全市地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百分之七点六八,其生产总值因为生产扩大而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该市地方工业今年第三季度以实行计划管理为中心,并初步建立责任制度,以求进一步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打开销路。
(本报中南记者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