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他用真情睹明天——记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宫振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16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他用真情睹明天
——记北京市东城区残疾人宫振中
刘金霞娄培义
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二条胡同口南侧,有一个摊煎饼的小车,旁边放着一个保温桶。煎饼车和桶上分别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军人、残疾人吃煎饼8折优惠,喝茶水一律免费。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们采访了煎饼摊的主人宫振中。他今年48岁,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右手右脚终生残疾。他曾在民航机场当过工人,1990年病退。他不甘心靠别人养活,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尽可能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因此,他于1990年春办了一个煎饼摊,还为自己立下一条规矩:凡是军人和残疾人到他这儿吃煎饼一律按8折优惠。为了方便顾客和过路游人,他还特意在车前添置了一个茶水桶。桶上写明:“军人和残疾人喝茶免费”。他的煎饼不但味好,而且收费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行为,真正感动了“上帝”。
一次,一个外国朋友前来喝茶,看到他是个残疾人,很是同情,临走时有意多付给他10元钱,可他硬是把钱退给了那位外国朋友,那位外宾连声夸赞:“中国的残疾人真了不起!”
由于他服务周到,顾客络绎不绝。去年夏天,有一个游客来此喝茶时,把照相机丢在这里,老宫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失主。第二天,他就在小摊附近贴了一张招领启事。当失主领回自己的照相机时,紧紧地握住老宫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3年来,宫振中为军人和残疾人义务供水6000多公斤;拾到顾客丢失的衣服、提包、相机、证件等物品80多件,全部设法送到了失主手中。宫振中的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却先后多次捐款支援南方灾区和“希望工程”。
眼下,宫振中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不少人成了他这里的常客,还有几位外国留学生也与他交上了朋友。目前,他正在积极准备成立一个残疾人经济实体,以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