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江淮儿女的颂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14
第8版(书评)
专栏:

江淮儿女的颂歌
卢荣景
安徽地处华东,襟江带淮,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部30多万字的《锦绣安徽》,是我省一些中青年作家用较短的时间撰写而成的。它的出版,以历史与现实的大量材料为素材,采用文学的形式与手法,为人们熟悉安徽、了解安徽、认识安徽,提供了一部资料丰富、具有很强可读性的书籍。在读完这部书之后,人们可以知道,勤劳朴实、乐于奉献的安徽人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所创造出的光辉业绩;人们可以聆听到,在这块土地上,安徽人民坚实有力、百折不挠、奋力前进的脚步声;人们可以感受到,江淮儿女对哺育他们成长的热土、对自己的家乡那种淳朴、炽热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安徽人民引为自豪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安徽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创业,使全省经济建设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些成绩,都体现与凝聚着安徽人民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安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共同愿望与信念。
我们看到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意味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可以有丝毫的满足与懈怠,而应该更加激励我们去努力奋斗,顽强拚搏,更进一步。任何妄自菲薄与自满自足的思想情绪都是不可取的。在建设安徽的同时,还应该更好地宣传安徽,振奋精神,激励斗志。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与中国扬子电气公司动议编写这本书,是为宣传安徽办的一个实事,也说明企业界的同志们的心意与愿望,这是有远见的。安徽物产丰饶、景色秀丽,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安徽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钢城马鞍山、铜都铜陵、石化城安庆、煤城淮南和淮北,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还有全省各地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以及众多的名山大川、古迹名胜,都是安徽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从扩大对外开放来看,安徽迎来了从未有过的机遇。199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合肥市和芜湖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战略构想是:按照“外向型、高起点、全方位、现代化”的要求,以沿江外向型经济带、合肥黄山两市“一线两点”为突破口,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全省的对外开放,推动全省经济迅速发展。当前,对外开放格局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这预示着我省改革、开放将要出现一个新的局面。除了国家级的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省里还批准建立合肥、滁州、安庆、淮南洛河、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黄山旅游度假区。同时,下大力气建设几个现代化的大中型城市。安徽正蓄势待发,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安徽人民热爱安徽,作为千千万万安徽人民中的一员,我生在安徽,长期以来工作、生活在安徽,和大家一样,对安徽怀着无比执著的感情。《锦绣安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锦绣的图画,5800万安徽人民,将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努力,为这幅图画再添锦绣,再添光彩。
(《锦绣安徽》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