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打破“学校办社会”旧模式天津商学院探索后勤服务新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1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打破“学校办社会”旧模式
天津商学院探索后勤服务新途径
据新华社天津电(记者朱玉泉)天津商学院最近与毗邻的刘家房子村农工商总公司签订了联建学生生活区的协议书。这是天津商学院打破“学校办社会”旧模式,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新型大学的一项尝试。
双方的协议规定,在天津商学院西墙外村有土地上由刘家房子村农工商总公司投资900万元,按天津商学院提供的图纸,建设可容3000名学生住宿的三幢共10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兴建可供3000人就餐的学生食堂一座,并在周围开辟一定面积的体育场。这些建设项目将于1994年8月15日前竣工交付天津商学院使用。学生进住后,由刘家房子村农工商总公司负责维修服务,天津商学院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协议有效期30年。学院保证每年安排3000名学生住宿,并按规定标准向刘家房子村交纳住宿费、管理费等,一定5年不变。
天津商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蔡捷教授说,现在的大学里,社会上有的,学校都有。校长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抓吃、喝、拉、撒、睡等问题上,只有很少的时间抓教学科研。我们这次尝试也是逼出来的。学校发展急需实验楼和宿舍楼,而如果我们自己建,光征地费就需1700万元,加上建楼的900万元,就是2600万元。这样大的数目,短时间内是很难解决的,而坐等就会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于是我们想到了改革。这样一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极大改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