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做好三毛钱的生意——记呼市民族方便食品工业总公司经理张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1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

  做好三毛钱的生意
——记呼市民族方便食品工业总公司经理张洲
本报记者傲腾刘亮明
张洲今年38岁,和他的方便食品事业一样年轻。
6年前,张洲敏感地意识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的快节奏和传统生活方式下繁杂的家务劳动之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张洲想到了方便食品。
1993年8月,华北最大的方便食品厂在塞外青城开业。
张洲对整个呼市地区的月人均收入作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他的结论是,市民每月每人多花在方便食品上的钱,最多不能超过10元,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只有再多花三毛多钱的经济能力。
果然,张洲的速冻水饺、馄饨、包子、馒头等一上市,就以其物美价廉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张洲抓住机会,以丰富市民的日常饭桌为依据,又陆续推出各种炒菜、烩菜、炖肉、精选涮羊肉片、羊杂碎、素糕、炖排骨、红烧肉……他在呼市和包头市广泛布设销售网点,到去年底,已有280多个销售点出现在呼市和包头市的大街小巷。
市民们并没有多花多少钱就“买”到了轻松、“买”到了潇洒,而张洲则赢得了市民们的信任和市场,实现了规模效益。从1993年8月28日开业到年底的4个月,就实现总产值1200多万元,获纯利润120万元。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