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大众泄密的成因与对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2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大众泄密的成因与对策
编者按: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审判实践,分析了大众泄密的成因,值得一读。
                    
大众泄密泛指非故意过失泄密。据统计,我们省近年来的泄密事件中,其泄密方式属于丢失和被盗的大众泄密占总数的比例相当大。
大众泄密的成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保密规定无知。许多人以为保密是机要人员、保密干部、国家安全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以至工作中稀里糊涂地造成泄密,甚至是重大泄密。如某省报周末版刊登《武警大写真》一文中,将全省战略储备仓库位置、规模一一曝光,造成重大泄密案。
“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等错误观念的影响。一些涉密人员认为,外国的卫星在太空天天转,装备的高新技术摄影机甚至能分辨出地面上几十厘米的物品,还保的什么密,以至放肆自己的行为。其实这些人不知道,太空中的卫星再先进,也无法得知会议室里讨论的内容,更无法知道文字材料里的秘密。因此,某些同志“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无用”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麻痹心理。有些人不严格执行保密法规,遵守保密纪律,导致泄密。如国家机关某所一名木工到同所一名高级工程师家装修居室,受人委托,该木工将一份气象卫星总体设计方案带回所内归档,乘公共汽车时他放着材料的木工袋不慎漏下车去,后再三查找终未找回。
侥幸意识。有的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泄密后果,但相信即便发生问题后也可采取措施进行补救,结果导致泄密。如1992年9月,某局干部将刚刚领到的涉密文件夹在自行车后架上,骑车到半路,发现文件丢失。他通过有关方面发动附近居民帮助寻找,仍无所得,造成重要文件失控。
逞能、显示行为。如某部队机要军官,携带合成军演习方案到司令部报告,途中遇一年轻女子,为显示身份,该军官泄露了旅行使命,不料那女子是潜入的特务,窃走了演习方案,造成重大失密案。
“朋友”现象的渗透。如某外国大公司驻华机构,聘用中国某些高级雇员以及中国某些经济部门的骨干到该国“学习培训”。他们对中方“培训人员”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每天给一些零花钱,“重点”人物回国时还赠以彩电等,临别时递上一张名片。要求给他们提供有关资料。我方一些人员便将秘密拱手奉送。
大众泄密现象涉及面广,危害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要加强全民保密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保密观念。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广泛宣传保密法规,组织学习保密知识,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真正把严守国家秘密和部门秘密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要加强保密工作规章制度建设,做到思想、组织、工作三落实。思想上要重视,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领导;组织上要有人做保密工作,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监督;工作上要主动大胆去做,努力创造和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保密工作。
要赏罚分明。保密工作有成绩,保密干部防止了泄密事件发生,要大力表扬,突出的应当表彰;而对于泄密事件,也要认真查处。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郭春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