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登泰山更知天下阔——从山东看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4
第1版(要闻)
专栏:来自东西南北中的报告

  登泰山更知天下阔
——从山东看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本报记者李仁臣凌志军贾建舟
年初岁尾,正是齐鲁大地寒风料峭的时节。记者在山东从西到东、从省城到基层采访半个月,见了省委书记和省长,10位地市委书记、市长,与省直综合经济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负责同志座谈,接触普通群众,深感这片热土萌动着春意,积蕴着力量,人们心头满怀着信心,充满着希冀……
对山东省8600万人民来说,1994年是不同寻常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确定;
——八项改革同时展开;
——南北东西县县争先……
看今日之山东,改革的广度和力度空前未有。
“我们已经打响一场改革的攻坚战。”——山东省省委书记姜春云一开口就气势不凡,“改革全面推进,步伐加快,肯定遇到困难,我们务求必胜。”
省长赵志浩则用一句话来概括人心所向:“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大局稳定,鱼与熊掌兼得。”
这两句话透出很深的意味:改革、发展和稳定“三位一体”,为今日山东继续前进之关键。
山东居华东,临黄海,承南衔北。其版图犹如一条大船,船头尖尖,伸向海洋;船尾阔大,连扯中原。地理上西大东小,经济上东大西小。沿海与山区、工业与农业、富裕与贫穷,共生共息。真可谓:山东是全中国的缩影。
今天,纵观山东经济形势与改革战略,同样折射着全国的大局。
  怎样看待稳定——稳定是基础。从根本上说,发展与稳定是统一的。没有持续的稳定便没有健康的发展,没有健康的发展也没有持续的稳定。
当1993年最后一张日历翻过时,山东人是可以欣慰的。回首过去15年的经济发展,给予“持续快速”的评价是一点不过分的:国民生产总值比既定目标提前7年实现了翻两番;国民收入在全国经济序列中从第五位上升为第二;农业总产值则由全国第三升为全国第一。1992年,一个荣成市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百亿,带来了最初的惊喜,报纸上出现如此生猛的标题:“山东跃出一只‘虎’”。可是一年之后,山东一下子就跳出来11只“虎”。山东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快于大部分沿海省市。不知不觉,山东已成为一个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对外经济贸易大省。
加快发展如春潮涌起。省委提出新的目标:未来7年,实现经济总量的第三个翻番。
然而就在这时,山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东西部经济发展有很大不平衡性,差距正在拉大。棉花减产牵涉轻纺工业大局。城里,部分大中型企业依旧困难重重。乡下,越是贫穷的地方农民负担愈重、增收愈艰……
当此之时,保持社会稳定成为上下舆论的一个焦点,呼声日高。
如何既加快经济发展又保持社会稳定?速度和稳定能否两全?一个月来,山东省委和政府的一系列会议都进一步在寻找答案,其中包括第六次省党代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体制改革会议、经贸会议,以及对外经济工作会议。
过去若干年里,山东给人的印象是扎扎实实求发展,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速度同样引人注目。这不是说没有起伏,而是说起伏相对较小。在统计的序列表上,山东经济发展的坐标总是低于全国的高峰、高于全国的低谷。物价涨幅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3年夏秋时节,当全国经济的速度由高速减缓的时候,山东的经济一路持续稳定上扬,不曾摇摆。这个事实证明,快速发展和比较稳定的局面不仅不矛盾,而且有可能统一起来。
稳定是基础,道理不错。但是,副书记、副省长李春亭补充说,“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稳定,不是消极的稳定”。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则对这一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繁荣和稳定成正比。没有发展便不会有真正的稳定。”胶东1000万农民没有“摊派”之苦,因为这里有农村工商业的高速发展;泰安市两年解决了城市青年的失业问题,因为这里的经济发展起来,提供了46000个就业机会;烟台市80万退休职工,全部脱离企业由社会赡养,因为政府已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组建养老保险基金;济南市郊北园镇,农民没有一人外流,因为这里建起一条70米宽、5公里长的商业服务街,第三产业的收入高达34亿元,农民又怎能不安居乐业?
不过,更加富于戏剧性的事实是与鲁南的蔬菜、鲁西的棉花有关。
5年前,苍山县蔬菜丰收,上千万公斤蒜薹滞销,腐烂。愤怒的农民冲击县政府,酿成轰动全国的“蒜薹事件”。可是从那以后,蔬菜的产量没有跌落,反而大增,到1993年已经多至15亿公斤,畅销沪、苏、浙。蔬菜产量千万公斤时滞销腐烂,而到了十几亿公斤却又能畅销无阻,这中间的秘密恰在于发展:建起90多座冷风仓库、3亿公斤的蔬菜保鲜脱水加工能力、数万人的运销队伍、随行就市的价格……
棉花的命运则相反,在1984年达到高峰之后就急剧下跌。至1993年为最低谷,以至收购的数量还不足计划的30%。当年多了令人发愁,今天少了更令人不安。
看来,经济的起伏跌宕,不是发展快的错,而是发展不健康的错。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决非单纯的速度之争、项目之争。它要速度,更要质量,要效益;要单兵突进,也要综合配套。山东蔬菜繁荣的秘密在于此,棉花跌落的原因也在于此。
  怎样看待发展——真正好的发展,不是速度优先,而是改革优先。发展出题目,改革作文章。没有改革的推进,便不会有快速健康的发展。
发展必须加快,这毋庸置疑。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可以有两种途径:速度优先?还是改革优先?
山东同全国一样,曾有过嘴上说改革多些,干起来有意无意地向速度倾斜的阶段。这也难怪,争速度易,搞改革难。资金出笼,项目上马,立竿见影。改造旧的体制,调整利益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总是处处掣肘,一步三回头。
但是,迈入1994年,山东已经用新眼光打量这一切。
新认识的立足点,是将新的一年当作“改革之年”。也就是山东人嘴上讲的“改革优先”。其中含义,包括1992年秋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目标在中国的确立;包括1993年秋季党中央颁布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也包括几个月来在财税、金融、投资、计划、企业、外贸等方面的改革部署。但是,这背后还有着一个认识上的进步:论眼前,我们当然不能等到改革完成之后再来求速度;看长远,改革比速度更重要。这是因为,没有改革的推进,便不会有高速健康的发展。正如姜春云一再强调的一句话,“发展的速度取决于改革的深度和力度。”
能够证明这个结论的一个有力例证,在烟台西郊一块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烟台市市委书记杜世成的说法:“这里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这曾经是黄海边上的一片不毛之地,现在则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前获准建立时,它只是中国第一批沿海经济开发地带希望的一角。如今已崛起一座新城。道路、桥梁、公寓、别墅、新厂房、新设备、新技术、新产品、旅游配套设施……一起涌进这块土地。
这是一个高速度和高效益的统一体。回眸10年,开发区的经济总量每年翻一番,这是高速度;其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创利税均高出老工业区一倍多。这是高效益。
但是,杜世成所说的“希望”,指过去,更指将来。他说,“开发区的后劲很足,未来的10年会有更大的发展”。他是有理由乐观的。因为,这座崭新的城市是改革试验区、开放示范区、高新技术集中区,一切按照国际市场的惯例办事。545家企业均享有全部的自主权利,盈亏自负。政府部门决不干预企业的事,只是全心全意地以税收和地租来组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搞好规划和服务。其机构精简的程度,竟可以将向上对口的13个经济主管局的职能,归拢在一个经济发展局里。
另外一个富有说服力的事实,在15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之上无处不在。这就是农村的改革。土地上的“大包干”——乡镇企业的崛起——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流通体制的改革。我们接触到的人,大都可以清晰地描绘出这一条脉络。山东农村经济之所以能持续发展,获得总产值全国第一、粮棉油肉水产均居前列的好成绩,而潍坊又居山东第一,据潍坊市委书记齐乃贵的解释,原因正在于这一条改革的脉络比较清晰。
1994年山东改革锋芒所指,是向着城市的。山东人自认为迄今为止的城市改革尚在摸索阶段。“利改税”、“承包制”、“优化组合”、“三项制度改革”……发展到今天,租赁、拍卖和股份制的并举共兴,终于接近了问题的核心:产权制度。城市改革在摸索中已经看到光明:数百家小企业拍卖出去,卖一家好一家;上千家大中企业实行股份制,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扭亏为盈。谈起这一切,济南市委书记谢玉堂颇有感慨:“彻底改革,彻底健康;半改革,半健康;不改革,那是病态的速度。”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桥梁。没有改革的推进,便没有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如同不搭桥,就不能到达彼岸一样。
这就难怪山东上上下下呼唤改革的声音如此紧迫。
改革的总战略——全面推进,把握节奏。“单打一”决无成功之望。具体步骤则是多样化。允许大,也允许小;允许急,也允许缓;允许直线,也允许迂回。
在山东改革的历史上,去年有两件事值得回味。其一,鲁西北,德州,400多万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9%。终于打破农民收入8年徘徊不前的局面,人称功在“两多”。在农民收入增长的部分中,60%来自“多种经营”,30%来自乡村二三产业“多轮驱动”,即:农户、联户、村办和乡办,多种形式一齐上。其二,胶东半岛,威海、烟台、青岛三市,外资进入势如潮涌。一年等于过去14年。当地人以“高大新外”四字来描述这种趋势,意思是,档次高、规模大、技术新、外向型。这是另一个层次的改革与发展。
这两件事之所以值得回味,是因为这中间包含着山东改革的某种思路。
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必须全面推进的时候。“单打一”决无成功之望。全局不动,一发难牵。这是总战略。因此,山东省委和政府,在1994年初拟定的改革决定有八项之多。财税、投资、融资、企业、外贸、价格、产权、住房、农村、市场,几乎无所不包。但是,改革的具体步骤,似应多样化。鲁西北得益于千家万户,其精华在于“小”;胶东得益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精华在于“大”。小的好,大的也好。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地方,同样可以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山东对自己的方针作出重大修正:“东部开放,西部开发”,改为“全面开放,梯次推进”。“全面”意味着:东西南北,富裕贫穷,一律改革开放,无例外;“梯次”意味着:把握改革节奏,因地因时因事而有变化。
“梯次”是区别,但不是分割。在山东,它是大与小的衔接,富与贫的衔接。这不仅表现在发达的东部为贫穷的西部作出了示范;不仅表现在东部25个县市与西部25个县市的“联姻结对”,强县带动弱县;不仅表现在东西部的数百干部的相互交流任职;还表现在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开始按照市场的规则形成产业的联系。
聊城,居鲁西。过去这里的人们喜欢自嘲:除了人口出生率第一,经济的指标全是最后。但是,当省委“全面开放,梯次推进”的方针贯彻时,聊城人心动了:“莫小看了几个字的改动。不得了呀!”地委书记陈延明说:“过去把我们和东部分开,难道他们开放,我们就不要开放么?”聊城的大门向东部打开。东部的产品、技术和管理,甚至整个行业,源源移进西部。这是一浪推动一浪的发展。它使东部腾出更多的力量去搞“高大新外”,也使西部十几万贫穷的农民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收入来源。
改革要加快,大局要稳定,这里面也就包含着“梯次推进”的价值。总方向始终不渝,具体步骤当分轻重缓急。办好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急于求成,也会引出坏结果。山东的“梯次”,就是把容易做的事赶快做起来,边干边完善;难办的事情不妨缓一缓,条件成熟了再干。
在泰安听到一个例子。他们有两件事比较容易做:一是股份合作制;一是引进外资嫁接老企业。这两个办法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起点,企业有积极性,政府负担小,百姓投资热情高,又有外商涌入的大背景。于是抓住机遇,快速推进。有一件事最艰难,即政府机构的改革。这个领域,牵涉面大,利益的冲突最激烈,积重难返,设想一步到位,难能成功。为了办好这件事,泰安捺住性子走了三步:一是精简职能,不该管的事不再管;二是允许机关人员出去办实体;三是对分离出去的人员脱钩断奶,自己挣钱自己花。“三部曲”唱了两年,一万多干部平平静静地离开了政府机关。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由此总结出一句话:允许急,也允许缓;允许直线,也允许迂回。
改革须有节奏。从更大的方面说,发展也不是一条直线,有些起伏不奇怪。那么,稳定呢?稳定也不会是绝对的平衡。山东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就是这样结合在一起,一浪推着一浪地走向成功。
                    
山东乃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古以道德为施政的基础。但是,今天的山东人喜欢和广东比,和韩国比,喜欢说“创新”。在保持和发扬传统美德的同时,又融入现代意识和新的观念。
东岳泰山屹立齐鲁大地,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诗,道出了登高放眼的豪气。但是,在我们拾级攀登的泰山道上,听到的是另一句话:“登泰山更知天下阔”。看到山外青山楼外楼,激励奋勇高攀的志气,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动力。它发生在齐鲁大地千百万人的内心深处,就更加意味深远。
泰山极顶处,有一座无字石碑直冲霄汉,相传立于秦汉。如今,8600万齐鲁儿女和全国各地人民正在进行的事业,是任何时代的事业所无法比拟的。生机勃勃的改革大业是亿万人民创造的。改革成功与否,在于亿万人民的参与,在于亿万人民的创造性精神,在于能否给亿万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以往的15年里,山东能够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三个方面取得成果,这是内核所在。
(附图片)
压题照片:气势磅礴的泰山日出。和进海摄
下图为繁忙的寿光蔬菜批发市场。钱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