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笔谈

  发展教育是政府职能和社会责任
冶金部人教司徐仁惠
发展教育需要有人、财、物的投入,这种投入不是物质生产中的资本投入,而是国家税收收入用于国民和社会资助造福于民的投入。产出的是教育对象素质的提高,它的价值是成为劳动力后,进入社会参加生产,创造出财富而体现出来。教育产品是精神的,是社会共有的,不是学校所独有的。学校的主体是公益性的、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不是企业,不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学校不能自负盈亏。
计划和市场是经济范畴的两种配置资源的手段或运行机制。党的十四大,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目的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论哪种经济体制都制约和影响着教育,而且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对我社会主义教育的建立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有计划地集中使用资金建校,统一分配人才搞重点建设,但也存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部门所有、缺乏活力的弊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对教育发展的观念、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各级各类教育要面向社会、按需办学、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活力。要从改革入手,改革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学校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招生、毕业就业制度,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发展校办产业等。教育的发展要接受市场经济积极方面的调节,同时也受到消极方面的影响,如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投机性、波动性、功利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靠政府的调控,尤其在学校的设置、招生总量,对基础学科、文史哲、国防等专业的扶植,不能放开不管。
高等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建立“产、学、研”三结合体制,是贯彻教育方针,加强与生产和社会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解决人员分流和补充学校经费不足的重要措施,但不是学校的主业,学校的主业是育人,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和主要部分还是政府拨款和社会资助的培养费,校办产业收入只是一部分补充。中小学办的校办产业,我认为实质上是一种政府的行为和国家的让利。
我认为,发展教育事业不可能靠学校办企业,或把教育推向市场来实现,还是靠经济的发展,政府的调控和全社会的支持。目前出现有的地方和主管部门减少对教育的投入、拖欠教师的工资、学校乱收费、因“财”施教等都是对教育的不正确认识造成的不正常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法制的健全必将逐步得以克服。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再一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