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走向世界的中国造船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5
第1版(要闻)
专栏:回顾与前瞻

  走向世界的中国造船业
本报记者刘桂莲
1958年,由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跃进号”(当时制造的只是船体部分)下水,本报曾报道说,这是我国造船业跨上的一个新台阶。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通过国家验收,本报报道说,我国已结束了自己不能造大船、必须依靠买船的历史。日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王荣生告诉记者,我国已迈向世界造船大国,造船吨位居世界前列,订单列世界第三位。
从小到大,从买船到大批出口船舶的发展史,折射出我国造船水平、造船质量的提高和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
1965年前,我国总共只有30万吨的造船能力,年产量是8万吨。这8万吨竟包括了517艘,船的吨位是很低的。改革开放前,我国虽已能生产万吨以上的船,但基本上是关着门造船,与先进国家有不小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经过消化吸收,从设计、造船技术到主机制造都有很大提高,我国的造船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全年完成造船产量110万吨。1993年比1992年又提高20%,产量达130万吨,船的档次向着大型化、新品种和高新技术方向发展,集装箱船、大型冷藏船、汽车运输船、石油液化气船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陆续进入市场。
目前,我国出口的70多种船型,2/3是国内设计的,有些船型已在国际上叫响。如江南造船厂的7万吨散货船、大连造船厂的9.8万吨成品油轮,被国际航运界誉为“江南型”和“大连型”,已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的船舶设计技术也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为远洋船生产的主机,还出口到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家。
中国船舶工业在本世纪末的目标是进入世界先进造船国家行列,“八五”期间要抓好企业改革,打好基础,全面提高船舶设计、配套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和整体结构,以促进船舶工业的新发展。
(附图片)
上图为大连造船新厂正在建造的向挪威出口的11.5万吨穿梭油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