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居民应支持政府搞城建政府应妥善安置居民生活——洋县拓宽西文明路引出的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5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调查

  居民应支持政府搞城建政府应妥善安置居民生活
——洋县拓宽西文明路引出的话题
本报记者董纪新
1993年7月以来,本报不断接到陕西洋县县城西文明路居民的来信,反映该县在城建拆迁中存在强迫命令、对拆迁户没有妥善安排的问题。前不久,记者为此进行调查。
位于汉中平原东部的洋县县城有居民5万人左右,其中大多数为农民。多年来,受交通不便的限制,经济发展较慢,城市建设欠帐较多。给本报不断写信居民居住的西文明路,更是以脏、乱、差闻名。这条路是周(至)城(固)公路的必经之地,但道路狭窄、路旁房屋破旧。面对这种局面,洋县的广大群众不满意,来洋县的外地客商也有意见。多年来,几届县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都有人提议,要从根本上治理这条路,以利洋县的经济发展。因此,洋县县委、县政府1993年初决定对西文明路进行拓宽改造,把此项工程作为当年的一件大事来抓。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条早就应该改造、而广大群众又盼着改造的道路,在实施拆迁、改造的过程中却不断有人上告呢?据了解,其主要原因出在如何安置拆迁户上。
多年来,洋县的群众就有自己建房的习惯,不论是居民还是农民,绝大多数人都把建一座独门独院的房子作为终生大事。现在,洋县县城中60%左右的住户都有自己的私房(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户)。一般说来,一户人家从开始攒钱到建房后还清债务大约要十几年的时间。现在赶上拆迁,涉及到的户都要建房,因此经济问题便突出了。记者在采访期间,大约有40多名拆迁户找上门来,反映的绝大部分问题都与建房困难有关。他们说政府补偿费低,希望能多补偿一些。记者实地查看了五六处建房较集中的地方,从一些拆迁户中了解的建房情况看,在当地建3间砖瓦结构的平房大约要花2万元左右,建二层楼共4间房要花6万元左右。正在建房户除少数先建一层、以后再改建成二层的外,绝大多数建的都是二层小楼。如果新建的房屋结构和质量高于被拆掉的房屋加上现在的建材、用工费用都高于前几年,所以许多拆迁户光靠拆迁补偿费是根本建不起来的。当初做拆迁动员工作时,少数工作人员不耐心,方法简单,引起拆迁户不满。于是他们不断向上级反映问题。
配套工程没有及时跟上,也是引起群众有意见的一个原因。拆迁工作开始后,一些建新房的拆迁户因水、电没有及时安装好,临时道路没有铺设,给他们的拆迁建房、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而县里对集中安置的居民拆迁户,已经把水电安装到了建房区域,对农民拆迁户水电补助款也已拨到村组,由村组统一规划安装,但没有达到户户通水电。群众反映具体困难时,得不到及时解决,不满情绪便有所增加。
当然,还有个别拆迁户的要求与政府的安排条件差距过大,也影响了拆迁工作进度。
对于洋县西文明路拓宽改造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汉中地区领导十分重视,要求洋县县委、县政府妥善处理,把好事办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