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万人捐戏颂“清官”——记全国优秀检察官黄增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万人捐戏颂“清官”
——记全国优秀检察官黄增灵
新华社记者闻有成
豫东平原,金龙桥畔。龙头铜铡,寒风闪闪。猩红色的监刑帐下,包公怒目圆睁,投笔发斩。
随着一声“开铡”猛喝,台上“四国舅”人头落地,台下欢声如雷。
这是河南省淮阳县一万多名群众自愿捐款,请剧团唱戏颂扬“全国优秀检察官”、淮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增灵秉公执法、克己奉公的一个场面。
1982年暮春,黄增灵结束了26年的军旅生涯,悄然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淮阳县。从一名坦克团长到检察官,拍起“惊堂木”,他心里涌出一股热流,立志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检察官。
黄增灵10年前拖着三等甲级残废的身子和患有神经官能症的老伴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返乡,全部家当仅有一只旧皮箱,一个破木柜,一张三屉桌,唯有值钱的一台37厘米黑白电视机,还是他在部队当功臣巡回报告时,地方一厂家优惠卖给他的。黄增灵的老伴在一家街道纸盒厂做临时工,月薪微薄,他们还要供3个孩子上学,至今家庭经济拮据,没添什么家具。
对此,一些亲朋好友多次来家劝说,你办了那么多起案子,不收一分钱礼,利用手中的权力弄套好家具总可以吧。黄增灵总是说:“这比在前线啃咸菜蹲猫耳洞强多了。”
多年来正是这一简朴的生活准则,使他错过了许多“发财致富”的机会。一次,有个潜逃多日的案犯,在押解途中对黄增灵说:“我是讲义气守信用的人,不在乎花钱。你如果能把我放了,我保证三日之内给你送一台大彩电,缺啥我保证照办。”黄增灵当即训斥道:“我有工作干,有吃穿就行,用不着看你的彩电,你就想想如何老实坦白交待罪行才是出路。”
沈丘常楼村民李玉盘走亲戚路过淮阳县李庄时,正巧被刚丢失过羊的李某碰见,李某叫来10多人,将李玉盘当小偷捆绑起来,用荆条、钢鞭毒打致死。黄增灵立即赶到现场。但此时,一位曾在政法机关工作的同乡,也跟来为被告求情,被黄增灵挡回。第二天,黄增灵的表哥又出面说,李家托了六七个人,你不留情面,我今天来说,你得听一回。“这些人已构成犯罪,不能不惩罚。”表哥一听,气得哼一声甩门而去。
近年来,黄增灵办案跑遍了6省100多个市县,行程6万多公里,坐火车不坐卧铺,住宿找最便宜的,下乡办案睡草垛啃馒头是常事。就是这样,他办理及参与各类案件达220多起,追捕罪犯70多人次,从没有出现过差错案件。
黄增灵忘我工作,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199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优秀政法工作者”;
1991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光荣称号;
1992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系统模范检察干部”称号;
1993年,在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中,又荣获“全国优秀检察官”称号。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