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现代中国漫画的先驱者——陈师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7
第8版(美术)
专栏:艺坛掌故

  现代中国漫画的先驱者——陈师曾
陈封雄
现代中国漫画始于何人?近年来有人对此作过探究,大多认为丰子恺先生是现代中国漫画的首创者。《辞海》中这样写道:丰先生于“五四运动后即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多暴露旧中国的黑暗,后期常作古诗新画……”表明丰子恺在1919年以后即开始创作漫画。
但是丰子恺先生本人却不承认他是现代中国漫画的创始人。他在1939年6月9日的《教师日记》中写道:“国人皆以为漫画在中国由吾创始。实则陈师曾在《太平洋》所载毛笔略画,题意潇洒,用笔简劲,实为中国漫画之始。当时无其名,至吾画发表于《文学周报》,始有‘漫画’之名也。忆陈作有《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皆佳妙。”
先父衡恪,号师曾,1910年自日本归国后先在南通教书,曾在上海《太平洋》画报发表他的绘画作品,并曾为苏曼殊所著《断鸿零雁记》小说配画。1913年移居北京,专攻国画,遂享盛名。1914至1915年间,他偶作描写北京风俗的小品,其中有些即有讽刺时政的漫画。先父于1923年逝世,所遗有关北京风俗的彩色画共34幅,都画在松华斋制的册页上。1926年天津《北洋画报》曾连续刊载,由于印刷条件所限,是以黑白色刊印的。每幅画的左侧都有当时或以后一些书画家的题跋。后来这34幅画的画册被梁启超先生以700大洋购去,兼有周济我家之意。日本画界有人曾出价千元,请梁转让,未果。以后这本画册不知怎么流落于民间多年。全国解放后,文化部设法购藏,继又转为中国美术馆藏品,曾公开展出。
先父过早辞世(时年48岁),梁启超曾在追悼会上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地震”,除一小批国画外(家中所藏又毁于“文革”),只留下这34幅北京风俗小品,所以相当珍贵。
1981年李一氓同志任全国古籍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向北京出版社大力推荐重印先父所绘的《北京风俗图》。北京出版社费了很多功夫,商得中国美术馆同意,将原作借出,用彩色影印,于1986年出版。这些图画虽然为数不多,但可以反映本世纪初年北京人民生活一部分面貌,因而也是难得的人文史料。
先父作北京风俗画时,正值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篡权称帝百日,继之张勋企图复辟,全国大乱,民不聊生。《墙有耳》这幅画不是描写当时北京茶楼的一般风俗画。图中仅画了两个窃听的密探鬼鬼祟祟,房檐上挂着一块写有“雨前”的牌子,使人一看便知是茶楼。这和老舍先生在《茶馆》话剧中讽刺同一时代暗探的丑态可以说是各尽其妙。刘曦林在介绍《北京风俗图》的文章中说:“陈师曾在这幅画中用讽喻手法表达了他对反动政治的嘲讽和憎恶,以及对民主政治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作者本人也特别重视此画。他以浑厚的篆笔书写了‘墙有耳’三字,仿佛在提醒传看册页的朋友:隔墙有耳,谨防小人。”
(附图片)
→话匣子(漫画)陈师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