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在没有航标的商海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27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在没有航标的商海上
段心强
据有关记载:周灭商后,武王封纣王之子武庚为原来商地的诸侯,以保证他们祭祀,故曰商地为商邱。武庚谋反,遭到惨败,商地遗民被迁往洛阳。这些人失去家园,到处倒买倒卖,周人叫他们“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叫他们买卖的物品为“商品”……
    在历史与现实交接处
商业越来越大,形成商海。在商海上,人们看到:“东北轻工号”巨轮绕过犬齿剑林般的礁石,战胜折桅翻船的风暴,航行在波谷浪峰,用他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铸成一个个航标……
1988年春天,沈阳市轻工局党委办公室里,一连几夜亮着灯。灯光下沉思着一个青年人,他就是轻工局年轻的党办主任王峰。沈阳一大批改革者吸引着王峰,他多么想加入这个队伍;租赁制、破产制、股份制、承包制……一系列既古老又新鲜的基因注入社会主义企业,产生奇效,他王峰为什么不能制造一种?!他知道,计划经济的航船已驶过自己青春年华的最后一个海角,市场经济已频频招手,他要从原来的“围城”中走出来,寻找一块地基,清理干净历史留下的砖瓦、荆棘,建设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楼,矗立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接处……
理想是一股强劲的风,推动着生命的帆船,王峰要求到就要成立的东北轻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北轻工”)工作,亲自操作这家股份制企业,看看这种机制嫁接到社会主义经济的母体,将长出什么样的枝叶?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王峰这代人是不幸的一代。他们大都出生在幸福的家庭,可命运的翅膀把他们抖落在瘠薄的大地上。那是十年动乱后期,正在沈阳十中读书的王峰,带着他的“大学梦”结束了学校生活,多少家长用军队、医院、工厂,为子女构筑留城的“三角洲”,可铁岭市一个知青点上,却多了一个“编外”,这就是王峰!他白天拣脏活、重活干,冬天挖河,他跳到带冰碴的水中捞泥;夜里读书,常读到深更半夜,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在被窝里打开手电,评劳模时,“死心眼”的农民不管上级怎么暗示,一致推选王峰,县里把他树为典型,他说:“有人把下乡当成桥,要从上边走进军队、工厂、大学,我是把到农村当成打开认识世界的一扇大门。”
他所在的村用政治运动指导生产,人们赋予经济规律的悲剧和经济规律赋予人们的悲剧,几乎相等:全村穷得叮当响,一个工才两角钱。王峰被选为生产队长后,带领大家实干,一年解决温饱;公社派他到一个“老大难”村任党支部书记,他极力抖落政治纷争的影响和世俗的灰尘,引导干部、群众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当年粮食产量增长20万公斤;老百姓叫他“致富书记”。
知青回城后,“冷漠症”成为多发病。而王峰只在沉思,始终像拓荒者,在不懈地探索人生的真谛。几年农村生活,给他输入了热烈的感情和坚强的理智,他凭本事考上工人,不久被提拔为车间主任、轻工局党办主任。但人各有志,他终于登上“东北轻工号”巨轮,出任“船长”。
    留在商海上的一个个标记
沈阳市的“王府井”——太原街,像一条由商业楼穿成的项链。东北轻工大楼是项链中一颗宝珠。
1988年3月,王峰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这座大楼。有人说,中国的流通渠道是用“权力”和“大团结”的“混凝土”构筑成的,他正视这种现象,但不仿造,而要用科学和智慧修建自己的社会主义流通渠道。
    失与得:友谊的含金量
1992年3月2日。
王峰扮成一名平头百姓,考察他们和其他商场,忽然听到一个顾客的“现场评论”:“三洋彩电性能不稳”,他往三洋彩电一瞧,发现屏幕上不少白点,王峰回自己商场检查三洋彩电,还好,没有同类毛病。按说,这对他们是个机遇,可以把顾客吸引过来,可他没按这个思路想下去,而派人到各商场,把出毛病的三洋电视机收购过来——公司出资40多万,一共买回250台。接着与生产厂家——日本三洋公司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深圳华强公司联系,把这些电视机重新维修,消灭了光点,达到标准,又拉回来出售,几经折腾,赔钱4万元。华强公司被王峰的友好态度感动,委托他们在沈阳当销售总代理。当年的销售额就是4000万元,第二年多达8000万元。
    冷与热:时间差的价值
1989年8月×日。
一个职工上书王峰,建议扩大黄金首饰经营,说这是“热生意”。王峰知道,水性杨花,一会多情,一会冷酷——市场的性格决定,要把生意做成功,首先要对市场有一幅清晰的心理图像。他到市场调查,发现不少商场在“黄金地带”设有金饰品专柜,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形成商场的底色。可把全市黄金首饰经营的信号输入到大脑,编一下程序,升华出一个个附有理性的事实,便从超高温的“热”中看到一种“冷色”:全市已有12家经营黄金首饰,接着还有58家在上,热量一旦传到70家,温度就会急骤下降,“热生意”就变成“冷生意”。王峰决定:这项生意不但不再求大,还要砍掉,转向家电、服装精品生意。尽管“家电、服装热”过去啦,但在一片“冷”中仍有“热点”:名牌、高档产品不多,许多用户到处打听也买不到。才思聪敏的王峰马上想到这是一个机遇,正好树立自己的形象。他联想到文学,俄国、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的文学为什么都能著称于世界?都是因为他们有自己伟大的作家和杰出的作品。比如俄国有列夫·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卡列尼娜》,英国有莎士比亚和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德国有歌德和他的《浮士德》,法国有雨果和他的《巴黎圣母院》……这些作家和作品把他们国家文学艺术的存在羁留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其间有多少民族的文艺由于缺乏杰作而被淹没,有的最终连一张名片都没留下。于是,他把东北轻工大楼建成“精品世界”:一楼专营贵重家电,二楼专营名牌服装,三楼专营高档家具。结果经营黄金首饰的很快增到100多家,大多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而他们的“精品世界”声誉大振,在商海中亭亭玉立,其中家电一年的销售额相当于周围三家大商场的总和。
    远与近:信息的经济内涵
1991年5月×日。
王峰从信息员获悉:中国名酒——洋河大曲要在东北扩大市场,他马上组织人员提供服务。酒厂需要高粱,他们便帮助采购;酒和粮食到沈阳转运没有仓库,他们把自己的仓库腾出来;日久见人心,洋河酒厂见王峰讲求信誉,经营有方,就让他们在沈阳总经销。每月3至5个车皮,一年获利100多万元。王峰联想到经销当地一种白酒的惨状,悟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道理。做生意就近进货固然有好处:路途近,运费少;情况明,不受骗。但缺点是经销方便,竞争者多;产销相距太近,各种关系盘根错节,难于平等竞争。从远处进货也有利有弊,与近处正好翻个。可在这信息时代,科技把距离缩短,把时间拉长。从远处进货,可克服弊端而保持优势,从近处进货却难以做到。因此,王峰确定“远交近攻”的战略。
    专与联:多元化的效应
1993年4月28日。
王峰宣布:“东北轻工已由单一的商贸企业逐步形成贸易、工业、科研一体的企业集团。”
从这个公司开始,沿着东北轻工联合的轨迹,逆方向走去,就发现它们发展的整个行程,像一条大河的平面图。美洲的亚马孙河从安第斯山流出,非洲的尼罗河从赤道山地出发,我国的黄河从青海的各姿各雅山启程,开始都是涓涓细流。可他们一路上接纳几十条、上百条、纵横交错的支流,织成巨大的河网,组成人口众多的豪门旺族,浩浩荡荡流入大海……
王峰就是这样宽厚、豁达、气魄!他四处奔走,找到志同道合者,或联手,或扩股,或合资,延长柜台,扩大商场。辽中县新华书店在闹市建成三层大楼,搞第三产业,可一直是冷冷清清。他们听说东北轻工搞得红火,就找上门来要求联手。王峰带领行家到这里考察,当场拍板,搞连锁店,派行家到这里培训人员,首先扭转观念。培训使书店的人明白,历史已把一些正确和错误、成功和失败、先进与落后悄悄地移位了,于是,他们从此严格管理,改善商品结构,面貌焕然一新,商品走俏诱人,日销售额多达4万元,在全县争得了冠军不说,在沈阳同规模商店里也数一数二。
    千里马·百里马·十里马
王峰认定一个理儿:历史进入90年代,现代化大商业,大流通,仅总经理一个巴掌捂不严,拍不响。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邓小平,尽管跨度100多年,往大脑里输入的信息符号千差万别,可升华出的结论中却有一个共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大商业、大流通,是人们群体的活动,整个公司是一部交响乐。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每个人有多大能力,而取决于能否把大家组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因此,领导者要把全体人员“合理组合”起来。“合理组合”不是“千里马汇合”,把“千里马”集中在一起,会乱踢乱咬,而且任何一个单位,工种不同,精活细活不一,也不需要都是“千里马”。要把“千里马”、“百里马”、“十里马”分类,科学地组合在一起。组建一个新批发部,他采取新的办法:经理会计算,信息灵,能做大买卖;推销员虽不能独立经营,可嘴巴巧,会联络,能销出去东西;调度员活动能力差,可对全公司商品多少种?放在哪里?能倒背如流;仓库保管员综合工作能力低,但人老实,办事较真儿。批发部四个人,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种工作井井有条,像在演奏一曲协调的交响乐。
王峰很欣赏这个神话:玉皇大帝生病,给他请医生的神仙发现,行医越久、医道越高的大夫门前,屈死的鬼魂越多。从此,他修正了自己用干部的标准:“能把饥饿的羊群赶到水好草青的牧场上去,就是牧人。”封跃东原是一个工厂的副厂长,调到东北轻工当中层领导干部。王峰在实践中发现,这个人既有拓荒精神,又能独立决策,人才难得!公司成立利达子公司,王峰给他“经理”的桂冠。他赤手空拳走北京,去大连,硬是把全国还不认识但确是疗效最好的保健医疗仪器——周林频谱治疗仪推向市场,在全国打开销路,一年获利150多万元。
一些日本企业家在一个研讨会上发表的意见,引起王峰的兴趣。王峰赞同这样一种意见,对人要顺其自然,不要赶着鸭子上架。王烈是员干将,可开始分配他当客房部经理,他不安心。王峰调查研究后,对他有了完整的认识:他人精明,但遇事过分强调个人爱好,热衷于经营,于是,派他到进出口部当经理。王烈的工作调动后,找到发挥才能的突破口,成为进出口的内行。
东北轻工以快节奏填写了一张公司发展进程表——
营业额:前年还是1亿元,去年一下子达到3个亿。利润:前年250万元,去年已突破1000万元。
王峰有个体会,经营中认识一个规律,就挣脱一道绳索,获得一定的自由,但永远不能获得绝对的自由,世界上没有一个生物是自由的。经过一番认真的检查,他对“东北轻工号”巨轮又下达命令:起航,向着公海,向着大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