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雪海孤岛”两家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1-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雪海孤岛”两家亲
韩栓柱江志顺
在祖国阿勒泰中蒙边境的崇山峻岭之中,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新疆军区某部红山嘴边防站;一户是由哈萨克、维吾尔、汉等13个民族组成的柯鲁木特河有色金属矿厂。
这里,方圆几百里无人家。一年仅有三四个月的冰雪消融期,其余8个月是大雪封山,是全国闻名的“雪海孤岛”。从50年代初,矿厂民兵就和边防站指战员共同巡逻,并肩战斗;又一次次地不约而同地汇聚一起,扑灭了一场场森林大火……军民之间凝聚着血肉般的战斗友谊。
矿厂工会主席韩国良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绿色长城的存在,给矿厂的‘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矿厂离阿勒泰遥远,一年2/3的时间生活在与世隔绝的雪海里,矿上95%都是青年人,其中近一半是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的毕业生。矿上以“红山嘴边防站”为课堂,每年新分来的大学生,首先要到站上学习锻炼一个月。
谈到矿厂对部队的感情时,边防站指导员王自勇激动地对记者说:“柯鲁木特河矿厂是我们的大本营、中转站。”边防站与矿厂相距40多公里。干部战士下山去阿勒泰,去边防线巡逻,这是必经之地。冬天,茫茫雪野,走路、骑马得一整天。每当指战员下阿勒泰上红山嘴,矿厂总是提前安排好食宿等。去年“八一”建军节,他们为战士准备了鸡鸭鱼肉蔬菜和烟酒,由于战士们执勤忙没来取,麻主任带领20多名男女青年,开着车送去,与6名战士一起过节联欢。指战员看病、吃药、体检,全由矿厂医院免费包干;每年站上老兵退伍,新兵入伍上站,他们都要接到矿上去开欢迎欢送会,给每人赠送一件纪念品。
困难时,鼎力相助,危难时更见真情。1991年冬天,哈萨克族战士别克得了重病,矿领导派出最好的医生给他治病,但恐怕还有危险,就在派出一辆小车和一名医生陪送的同时,还派出一台推土机在前面推雪开路,160多公里山路,竟走了6天6夜,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这位战士送到了阿勒泰的部队医院,使战士脱离了危险。1992年春节前,边防站副连长姜小青、机要参谋石文树,新战士李青保驾摩托雪橇从矿上出发上站,行至盘山路转弯时,雪大路滑,不慎连人带车掉进焦尔特河。当矿长刘恒利在与边防站的联络中得知3人有可能遇险的情况时,亲自带领人马,火速赶到可能出事的地点寻找,当找到3位军人时,他们已躺在雪窝里冻得奄奄一息,不能说话。
边防站指战员也总是把矿上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有一次,矿上急着要与他们的上级——新疆有色金属总公司联系,不巧,通信线路因下大雪突然发生故障。边防站得知后,连长彭养成带着5名战士,踩着齐腰深的雪,一杆一杆地查找,一直查了19公里,直到深夜两点才把线路修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