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勇挑重担的将军——回忆谭善和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4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勇挑重担的将军
——回忆谭善和同志
段君毅
我是在抗日战争中认识谭善和同志的。当时,我担任冀鲁豫边区行署副主任,善和同志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长。我知道他是一位来自井冈山的老红军干部。
冀鲁豫根据地北控华北,南扼中原,是华东、山东各根据地到延安的必经之路。由于战略位置重要,日伪军的“扫荡”也就格外残酷。许多会门、土匪武装与日伪军相勾结,危害抗日政权和群众,更加剧了根据地的困难。善和同志受命与行署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这些会门、土匪武装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将其中一部分争取了过来。有些改编为八路军的地方部队,有些则暗中为我们做事,如帮助根据地从敌占区购买医药、物资,甚至弹药和制造军火的原料,等等。通过这项工作,我与善和同志就相互熟悉了。
1945年春,善和同志从平原党校学习归来,担任了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委。因后勤部部长是司令部副参谋长傅家选同志兼任的,所以后勤部的工作主要由善和同志承担。这时冀鲁豫根据地已扩展到50多个县,军区正规部队已发展到将近10万人,正在对日伪军发起春季攻势作战。善和同志根据这些情况,首先将后勤部的机构健全了起来,以便各司其职;尔后,集中精力抓了加强兵工厂的工作。除原有的一个手榴弹厂和一个军械修理厂外,又新建了两个炮弹厂,生产出来的弹药不仅供给冀鲁豫本军区的部队使用,还支援给冀南、太行等兄弟军区部队。
这期间,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经我们据理力争,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分给我冀鲁豫解放区的黄河沿岸灾民一批救济物资。这批救济物资包括布匹、衣服、粮食、奶粉和食品罐头,先海运至山东日照,再由冀鲁豫行署派员去日照,从救济分会手中接收过来。日照地处鲁东南海滨,从日照到冀鲁豫行署所在地菏泽,途中须几次穿过蒋管区。在国民党已经发动全面内战的情况下,任务是非常艰巨的。1946年7月,我已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委调回冀鲁豫任行署主任,并兼晋冀鲁豫军区后方战勤总指挥部司令员。我与军区领导同志商量,认为善和同志忠诚可靠,处事果断,又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定能完成接收和运送物资的任务。恰巧这时陈毅司令员答应支援晋冀鲁豫军区一批炮弹,也需要到山东临沂去领取。这样,善和同志便被任命为冀鲁豫行署、冀鲁豫军区驻山东办事处主任,专门负责救济物资和炮弹的接收、转运工作。
善和同志带着10台卡车,往返奔波数月,克服重重困难,不但将全部救济物资安全运回冀鲁豫,而且按李达参谋长要求,把新四军和山东军区支援的炮弹运送到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武安。
194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后,我在大别山区任鄂豫区党委书记、鄂豫军区政委。善和同志携带为刘邓大军筹组的数十万银元及部分棉衣,带领由上万名地方干部、伤愈归队人员组成的南下支队,于10月初第二批进入大别山。他先后担任新县指挥长、商城县委书记、鄂豫军区独立旅副政委。他按照刘、邓首长的指示,发动群众、清剿土匪和“小保队”,为建立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作出了贡献。鄂豫军区独立旅原计划先期渡过长江开辟皖南游击区,后因敌人对长江封锁甚严,中央取消了这个计划。善和同志随即调任鄂豫区三地委书记兼鄂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善和同志领导下的三地委城工部一直十分活跃,将工作推进到了敌人严密控制下的武汉城区。连白崇禧司令部绝密的《武汉城防图》、《武汉外围军事部署图》,也被城工部获得,辗转送到了我们手里。
1949年初,我和善和同志奉刘、邓首长电令,同时离开大别山,回到驻河南商丘的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我任二野后勤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善和同志受刘、邓首长委派,参与组建二野特种兵纵队。特种兵纵队的司令员、政委由二野参谋长李达同志兼任,副司令员是孔从洲同志,善和同志任副政委。
特种兵纵队初建,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干部、缺装备,困难不少。善和同志与孔从洲同志日以继夜地工作,一面组编、整训所属炮兵、工兵、装甲兵各团,一面率刚刚成编的部队为渡江战役做准备。3月底,善和同志来合肥找我解决汽油和架桥物资,我向他问起特纵的情况,他说:“我们是边组建边开进边执行任务,已经在长江北岸的水网地带架起了几座桥。”过了不久,特纵工兵团架通了规模较大的七里河桥,刘伯承司令员、张际春副政委去视察,我也随行。刘、张首长对特纵冒着敌机轰炸,只用5天就完成了架桥任务感到满意。
渡江战役打响,我军胜利地进占南京。善和同志被派到水陆交通要道浦口,担任军管分会主任、渡江指挥部司令员。他指挥特纵工兵排除了国民党军队逃跑前布设的地雷和水雷,修复了车站、码头,使津浦铁路(现称京沪铁路)和长江轮渡(当时长江上还没有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正常运行。
1949年5月,我兼任解放上海支援部队司令员,善和同志兼任副司令员。这一次共事的时间虽只有几个月,他埋头苦干的精神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记忆中,无论把什么任务交给他,他都雷厉风行地坚决执行,很快就能打开局面。
二野进军大西南,特种兵纵队分编为炮兵纵队和工兵纵队,善和同志任工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为解放西藏,他亲率6个工兵团和汽车辎重部队抢修康藏公路,征服了大渡河、雅砻江,打通了二郎山、折多山,不到半年就把公路修到了金沙江边的海子山,为取得昌都战役的胜利,进而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1950年6月,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条全长500公里以上的铁路——成渝铁路动工修筑,筑路任务主要由西南军区部队承担。那时我已调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参与了筑路的领导工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筑路的步兵部队开赴朝鲜前线,西南军区首长决定:把已完成康藏公路雅(安)—海(子山)段修筑任务的工兵部队调回四川接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达同志刚刚将这个情况告诉我,不几天工夫善和同志就风尘仆仆地赶来向我报到了。他率领未经休整的工兵部队投入铁路施工,发扬修筑康藏公路的吃苦耐劳精神奋战一年,完成了350多公里的修筑路基的任务,占成渝铁路总长的70%以上。
当成渝铁路全线竣工,举行通车典礼时,善和同志已经奉调去朝鲜,担任志愿军工兵司令员了。那几年,善和同志是很辛苦的,常常是才见面没有几天,就又听说他执行新的任务去了。不管任务多重、多艰巨,从来没听见过他叫苦、叫困难,总是一声令下,说走就走,说干就干。他这个特点,许多了解他的老领导都很赞赏。
善和同志从大军区政委的岗位上退下来后,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我们见面的机会又多了起来。在中顾委办的刊物《中顾委通讯》上,我看到过他写的几篇考察报告,知道他在有计划地跑一些地方,思索一些问题,继续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善和同志1991年逝世,对此我是没有思想准备的。因为就在几个月之前,他还列席了党的中央全会。我询问他的病情时,他爽朗地说:“动了手术,已经好了!”
善和同志是一位勇挑重担的将军,是一位廉洁奉公、以身作则的好同志。(附图片)
1964年6月1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十三陵水库观看工程兵部队战术技术表演。图为谭善和向邓小平总书记汇报部队训练情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