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雪域高原写人生——优秀地方大学生在西藏边防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雪域高原写人生
——优秀地方大学生在西藏边防记事
新华社记者谭道博刘永华本报记者刘伟
最近,成都军区在拉萨召开40多年来首次地方大学生参军赴藏工作座谈会。应邀从西藏各边防部队赶来的昔日莘莘学子们,如今正以登上“人生高原”的豪迈气概,谱写着一曲催人奋进的时代壮歌。
    从内地到高原,理想的风帆始终高扬
“大学毕业后,我投笔从戎奔赴高原,并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如果可以简单的概括,我觉得那是当代青年积极探索精神和执著追求信念的结合。”
马舜尧,这位已经进藏3年的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生,现在是某部政治部的干事。4年大学学习生涯中,他品学兼优,入了党,并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先进共产党员”。毕业的时候,导师多次劝他考研究生,学校也要他留校工作。但他深思之后的决断却是“选择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地区,比选择繁华富庶的都市更有作为”。
25岁的女医师金树榆,这位与“五朵金花”同一故乡的姑娘,当她选择了西藏边防部队后,她一家人几乎异口同声反对。而对她打击最大的,还是她恋爱多年的男朋友的“分手”。金树榆舍不得自己的男朋友,可是她说,好男儿志在西方,认准的道路我要坚定地走下去。
现任西藏军区总医院药械科主任的李正文,1964年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自愿到艰苦的西藏。组织上给他提供了4次内调的机会,但他一次次地都放弃了。他说:“30年西藏人生,我越来越觉得理想要与‘服从、需要、榜样、奉献’8个字结合。因为我们的理想就是为国奉献”。
    在艰苦环境下,顽强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一代代一批批知识分子满怀理想来到雪域高原,在极其艰苦的工作生存环境中顽强拚搏,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毕业于四川师大外语系的王奉平,在领导的支持下,办起了“军营文化夜校”。他一个人同时教授语文、英语和政治3门课。3年间他为来自汉、藏等5个民族的120多名边防战士讲课。1992年他辅导的53名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战士参加正式考试,总成绩和升学率都获军区第二名,一次就把46名优秀边防战士送入各类学校。
在拉萨一下飞机就头晕脑胀,两个月内就患上了心动过速的张继万,从研究治疗“高山病”入手,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两个月后,这位大学毕业生就在同批学员中第一个拿到了治疗“高山病”的处方权。
1991年新兵进藏期间,张继万和另一个医生两人收治了40多个病员。一个战士昏迷已达10个小时,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他在两天没有休息的情况下,靠喝咖啡提神,照料一天一夜。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中,他把病人发腥的粘痰吸进自己的喉咙。如今4年过去了,他共收治了200多例急性高原病患者,创造了无一例死亡的新纪录。
从小生长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郝玉英,1963年7月从沈阳的一所大学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后,过北京的家门而不入,颠簸17个昼夜来到西藏,到连队去当医生兼卫生员。她在为干部战士看病的同时,主动为驻地农牧民巡诊,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仅一年的时间,她就收治军内外病人300多人次。她原来姣好、白净的脸颊,变成了古铜色,体重由进藏前的52公斤降到45公斤。她在给父母和母校的信中说:“当你们看到我又黑又瘦的照片,一定会为我伤心落泪。但这证明我已在高原站住了脚。我仍然决心扎根高原,一辈子作贡献。”
就是凭着这样的事业心,郝玉英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1989年,党组织选拔她担任了西藏军区一所医院的院长。
    向着崇高思想境界攀登
“我给了战士艺术,战士给了我灵魂”。发出这样感想的时候,年近50岁的二级作曲家东海心里充满真诚和自豪。
60年代,家住上海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东海来到了西藏军区文工团。在这里他要作曲,也要填词,还要编舞,还要做舞台监督,整个文工团,没有他不干和不能干的事。
有人为他的作曲专业惋惜,他个人也有过愧疚。可是“一到了高山哨卡,一到了边防战士中,你就会觉得自己奉献再多仍然远远不够”。他说:“我在西藏边防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我曾想过,如果回到上海,生活舒适,或许还能写出几首流行歌曲,可这些是无法与献身高原的壮丽人生相比较的。”
扎根的过程也许有痛苦。但就是这痛苦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的过程。1991年7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余文彬,进藏担任一个副连职排长时,业务不懂,技术不会,别的排长疏远他,战士也不理他。痛定思痛,他找到了答案: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的人格完善,全靠自己努力。他发奋学习军事技术。训练时软组织损伤,3个月不能动也天天让战士背着上训练场,跟班学指挥。官兵终于承认了他。他说:“到现在我才深深体会到,这3年的过程,是一个地方大学生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思想不断升华,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