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重点抗御六级地震——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一席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为什么重点抗御六级地震
——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一席谈
本报记者贾西平
“如果日本东京发生6级左右地震,损失将会多大?”话音未落,东京市政官员打开电子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6级地震发生时东京的房屋和城市设施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当7级地震发生时屏幕上显示: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屋倒下,大部分有抗震设防的建筑在大震中摇摆,但并没有倒塌。预计几日后,全市的社会、生产秩序就恢复了。
这是日前在广州参加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的国家地震局局长方樟顺向记者叙述他访日时所看到的一幕。他说,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许由于多震,所以人们不会谈震色变,而是认真地与地震灾害进行斗争,成为世界上抗震能力最强、国民防震意识最好的国家。
话题很快转到我国刚刚制定的防震减灾10年目标上。方局长说:“有备无患,国泰民安。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使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
“为什么要强调抗御6级左右的地震呢?”方局长解释:“从我国地震发生次数的统计看,6级地震具有普遍性。历史上,我国几乎每年都发生过6级地震,在破坏性地震中,6级地震约占89%,因此抗御6级左右的地震具有普遍意义。目标定高了,不仅国力达不到,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目标定低了,抗御不了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失去了现实意义。当然在推进实现这个目标时,丝毫不能放松对大震的警觉和重点防范”。
有人说:“建筑物设防投资很大,搞不起”。方局长不同意此种看法。研究表明,按一般工程的抗震设计估计,从地震烈度6度到7度的抗震设防需增加土建造价1.5—3%,这种幅度对我国不断增长的综合国力而言是可以承受的。据分析,当6级地震发生时,有工程设防与没有工程设防所造成的损失差别很大,人员伤亡为1∶14,经济损失为1∶5.1。现在的问题是有些部门不重视建筑工程设防,一些老建筑没有考虑设防,新老建筑交混在一起,生命线工程纵横交错、简陋,有的年久失修等。有的新建项目虽然按要求设计,也增加了抗震投资,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造成建筑物抗震性能下降。这些问题都必须逐步解决。
方局长最后强调指出,以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为目标,是考虑了我国在一定阶段的经济水平与地震大形势后提出的总目标。这种能力是指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除建筑物抗震能力之外,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完善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措施和公众良好的防震减灾意识都是十分重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