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基层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基层大有可为
谭健
人大概没有不想求得上进的。做生意的,赚了十万想百万;当作家的,焉有不想成名之理?奔仕途的,许多人也不甘于在科长、处长的位置上终老一生人往高处走嘛,此乃人之常情,想来世人也都能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方法和途径却因人而异。社会上确实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下海经商想致富,却不想从一般业务员干起,而是一开始就想出任总经理;念念不忘自己的作品产生轰动效应,却不愿深入基层真真切切地体验生活;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人,总是抱怨进步太慢,却又不愿意到基层去锻炼磨砺。据来自江南老家一位县委书记称:这几年乡镇一级特别缺干部,尤其缺党政主官。就地培养选拔的面过于狭窄,想从县委和县政府往外派员,又甚为困难。不是说“蜀中无大将”,而是长期蛰居机关大院里的干部不愿到基层去任职。原因极简单:嫌基层条件太差、生活太苦,“宁可抱香枝上老”。其实,有不少合适的人选和可造就的人才,窝在机关可惜了。
这种不愿去基层任职或工作,怕苦怕累怕艰苦的思想情绪,近些年似有增大的趋势。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一般说来,物质条件好,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但事物往往还有另外一面,正如鲁迅所言:生活条件太好了,工作就往往为生活所累了。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之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享乐主义的意识有所抬头。他们整日看到的是酒绿灯红、一掷千金、一夜暴富、瞬间成名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却不大为人提及了。于是,目光短浅了,心胸狭小了,个人主义的小算盘占据了心中的主要位置。
基层,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各级机关和行政领导部门都是为它而设置的办事机构。正是有了基层的存在,才有机关等各种职能部门的工作。把话说得白一点,机关工作人员实际上都是在吃着基层的饭。明乎此,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说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了。由此也就决定了基层是各级机关的工作重点。我们正面临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繁重任务,今年又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基层,新情况和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迫切需要有一定理论和政策水平的领导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去,尤其需要到条件艰苦和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去,认真调查研究,倾听群众的呼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起于卒伍”。基层是磨练砥砺人最好的课堂,是为人施展才能提供的最大的活动舞台。条件艰苦,可以培养人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各色人群和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可以让人从中学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方式方法;亲临第一线指挥决策,可以造就人审时度势的政治才能总之,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没有对基层工作真正熟练的把握,就不可能具备政治家治国的卓越才能。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帅能臣,不是大都从出生入死的“马前卒”干起的吗?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一个毋须加以论证的浅显道理。
跨世纪的历史重任需要有大批跨世纪的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而这些政治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火热的社会生活中造就。希望一切有志之士把眼光放远一些,心胸再博大一些,立志到基层去锻炼,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去工作。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时,到基层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