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微电子时代美国新型失业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6
第7版(国际)
专栏:经济札记

  微电子时代美国新型失业潮
萧琛
美国经济率先“进入持续温和的增长时期”已经3年,但就业前景依然暗淡,许多专家称之为“没有工作机会的复苏”。职员不足百人的公司在今年6月之前仍有15%的裁员,而职员超过1万的公司的裁员率为37%,今年的失业率仍将高居6.5%左右。实际情况更严重,劳工部估计全国至少有120万人因为屡屡碰壁、灰心丧气而不再去职业介绍所登记,大约620万人在长期打零工,使实际失业人数为1620万,实际失业率高达12%。
失业潮绵延不绝非同一般。《时代》周刊认为“就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经济复苏几年后解雇潮仍然一波未平一浪又起,可谓史无前例。战后6次失业潮中,经济复苏3个月后就业率都有显著增长,而这次却是在16个月之后才开始缓慢回升。过去服务业和白领阶层就业一直看好,而这次技术人员、经理人员、高级工程师和资深科员等却也都被无情卷入失业的行列。更棘手的是,再就业非常困难,能够找到的工作往往也都是一些工资很低的粗杂活,而就是这些工作也不好找。例如,底特律邮局要招聘一些营业员、分拣员和邮递员。名额只有数百,但报名应试者超过2万。
严峻的形势给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劳工的未来也蒙上一层阴影。劳工部认为从现在起到2005年,大学毕业生将至少有30%的人找不到对口工作。就业困难还势必影响社会治安。联邦《武器法案》和《打击犯罪法案》,以及个别州的《禁止携带攻击性武器法案》等之所以能够通过,甚至“午夜篮球俱乐部”活动也遭非议等,都与就业和治安问题不无关联。
长期地看,新失业潮更是不同寻常。新型失业的根源之一在于微电子技术正在将劳工市场推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第二次产业革命”正在加速用高技术替代劳工。应用计算机控制生产流程以后,小钢厂生产1吨钢只需10年前所需劳力的1/12。信息技术还被广泛用于现代办公,导致中间管理层日益成为累赘。90年代前4年,美国中层经理已经减少1/3。即使新产业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仍远抵不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失去的工作岗位。
冷战结束后美不得不调整其产业结构,这无疑也在为失业雪上加霜。1986年美国军事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5%,而到1997年将逐步降到3.7%;军事采购在1987年曾达到1060亿美元,到1997年将减为500亿美元。军事开支减少使军工企业被迫大量裁员以应付订货下降。美国国防工业1986年高峰时雇佣工人670万人,近年已降到250万左右。
克林顿增税和医疗保健等改革动议也导致企业尽可能多用新技术替代劳工。克林顿改革旨在扩大福利受益面而同时减少政府负担,这势必导致企业劳工费用增加。去年9月克林顿公布的精简政府计划无疑进一步加剧就业恐慌。该计划决定在5年内进一步裁员25.5万。今年以来,劳工部长里奇已向国会提交了《劳动保障法案》。这是对30年代以来的失业保险制度所作的全面修订。其宗旨正如里奇所言,“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重新就业的制度,而不是一种失业(救济)制度。”这表明美国劳工市场机制正处在一次半个世纪以来的大调整中,新型失业不过是历史潮流的一系列浪花。
新失业潮已使许多传统就业观念发生变化,“职业择一而终”已成昨日之梦,“终身饭碗”已摇摇欲坠,“去海外谋生”已成为新选择,“一技之长”也注入了新内容,软件专家、推销专家、公关专家和心理医生等,都是综合性新型技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