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缘何难圆公路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缘何难圆公路梦?
本报记者贺广华
今年2月7日,本报在一版刊登了一条消息《汽车开进墨脱城》,描述了西藏东南边境县墨脱人在摘掉“白丁”(没有公路)帽子时的喜悦。但不久,就听说那条公路又断了。我们接到热心读者的问询,为什么前后30年耗资近5000万元,竟不能修通一条不足150公里的边陲公路?为了回答读者的疑问,记者于9月中旬徒步进入了墨脱。
有人曾形象地把墨脱比作一把坐北朝南的椅子。其北部是连绵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与其它众多的雪山犹如高耸的靠背,它导致墨脱每年长达8个月的大雪封山、与世隔绝;往下海拔高度垂直降落,不出100公里,竟是海拔不足千米的河谷山区。
如此悬殊的落差,岂止“山高谷深”一词了得!在这样的地段修筑公路,困难可想而知。
    一
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与喜马拉雅断裂带之间,由于地球板块间的挤压带来的造山运动,导致墨脱地质结构的强烈不稳,被列为西藏地震危险区。一项资料表明,自1938年至1967年29年间,墨脱每3年便有一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最大震级达8.5级。随之而来的便是经常性的泥石流、塌方灾害,再加上墨脱年均2300毫米的降雨量,暴雨、山洪及雪崩的肆虐,亦给公路建设造成诸多困难。
西藏交通部门曾先后勘测、设计了6条线路,为德(阳)墨(脱)线;派(乡)墨(脱)线;排(龙)墨(脱)线;古(乡)墨(脱)线;大(兴)墨(脱)线;扎(木)墨(脱)线。最后这条线,即今年2月宣布分季、分段粗通的那条公路,它由波密县城扎木镇起,翻越海拔4380米的嘎龙山至墨脱县府驻地,全长141.2公里。该线尽管有几段山坡陡险、雨雪大、冲沟多,泥石流频繁,但相对其它几条线路施工容易些,于是在70年代初通过了专家论证。
    二
1975年,扎墨公路正式开始修建。动工后人们发现工程出乎意料地艰难。且不说沿线气候多变,须经过高山寒带、山地湿带、山谷亚热带等不同类型气候带,单是近百公里无人烟,便造成了筑路人员生活极大的不便,更甭提那反复无常的冰川流动、雪崩、山体滑塌和暴雨冲刷了。
1984年,10年过去了,公路延伸至108公里处。没想到,这年6至7月,连续数天的暴雨使69—108公里处路基、桥涵全部报废,推土机、发电机等筑路器材被泥石流掩埋或冲走,甚至公路建设指挥部也遭塌方破坏。扎墨公路被迫停工。
转眼到了1988年,对公路望穿秋水的墨脱人自发集资50万元重修扎墨公路。此举惊动了北京,也感动了西藏交通部门。于是,国家交通部拨出修路专款900万元,西藏自治区及林芝地区也大力协助,总计筹集1100万元。1993年9月,扎墨公路初通,连推带拉弄进去了几台汽车。
    三
80年代中期,为改变运输靠人背马驮的状况,专家提出了空运和水运两种新方案。
1985年由成都军区试航成功,使墨脱驻军后勤保障“老大难”有所缓解。由此便设想在波密与墨脱之间架设一条“空中走廊”,建小型直升机场,购买进口直升机开辟航线。
不幸的是,墨脱气候复杂多变,不利于飞行安全。1988年和1989年,两架“黑鹰”直升机坠毁在墨脱境内,损失折合人民币逾1.5亿元,这给投“空运”赞成票的专家泼了一瓢冷水。
至于水运,更是不现实。雅鲁藏布江进入墨脱境内,江流急湍,暗礁丛生,短短百余公里,落差达2000米以上,无法航行。即使投巨资疏通了航道,因沿江时常有岩石崩塌,也无安全可言。
如此这般,修通公路便成了最佳选择。遗憾的是,今年7月2日一场暴雨山洪,又将已基本成形的扎墨公路冲毁得一塌糊涂。据该公路维护队队长喻长春介绍,仅修复一项就须经费200万元以上,眼下资金落实又十分困难。
目前,国家光修路就投入了近5000万元,这代价无疑是高昂的。据交通专家们评估,如要达到正常行车这一最低标准,至少还得投入上千万元。即使这样,还不能根治泥石流、塌方、山洪、雪崩等病害,也不能克服嘎龙山口每年大半年的冰封雪锁。
有人提出了新思路,即开凿一条嘎龙山隧道,长约3公里。此举可保证常年通车,又能少修30公里的路。但地质不良,工程技术复杂,既要考虑防震(此地乃西藏地震多发区),又要攻克地下水渗漏难题,且造价数以亿计,钱从哪儿来?墨脱人对此自然不敢奢望。
墨脱县委书记桑杰扎巴告诉记者:“墨脱人做梦都在盼着公路早日修通。如今已见一线曙光。”
是啊,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折断翅膀。
但愿墨脱人早日梦想成真。(附图片)
扎墨公路又塌方了贺广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