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从专员到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从专员到厂长
李而亮陈清毅
三年前,当河南省宋河酒厂厂长刘景礼奉命调任周口地区副专员时,没有人想到,他还会回来。可在去年夏天,刘景礼从副专员岗位又回酒厂当厂长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惊奇,就像是历史的自然安排。
在鹿邑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宋河酒厂的崛起与刘景礼密不可分。1983年,刘景礼从某军工厂回到故乡任鹿邑酒厂厂长时,这还是一个只有200多名职工、产值不足200万元的小厂。10年间,他大胆改革,以“滚雪球”的方式对企业连续进行四次大规模的技改扩建,白酒年产量从800吨剧增至4.5万吨,产值利税均增长150倍以上,成为全国大型一类企业,跻身全国17大名酒厂和工业企业500强行列。从1988年以来,在国内外一系列酒类大赛中,宋河产品一连摘取了16枚金牌,最早结束了产酒大省无国家名酒的历史。“东奔西走,要喝宋河好酒”的广告唱遍神州。
1992年,刘景礼调任周口地区主管工交的副专员。从企业家成为行政领导,刘景礼转变了角色,却没有转变自己的作风。
就在刘景礼任副专员期间,宋河酒厂由于形势的变化,生产经营遇到了困难。刘景礼主动请缨,再回酒厂挑大梁。这时酒厂面对的严峻形势,已非昔日所比。全国白酒生产厂家已发展到了3万多家,白酒生产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不少新厂家脱颖而出,把宋河酒厂逼到了十分不利的境地。
重返岗位,并非角色重复。刘景礼以全新的姿态投入迎难攻关之中。他对全厂实施全面整顿,理顺关系,深入挖潜,动员全厂职工看清形势,克服困难,重振宋河雄风。
重新占领市场,是企业振兴的根本出路。从年初到8月份,他们先后开发了三大系列的24个新产品,改进产品包装,实现高、中、低档,高、中、低度配套成龙,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地区、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与此同时,打响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宣传销售战。刘景礼亲自披挂上阵,带领几路人马,从年初开始,用半年多时间,足迹几乎踏遍了东西南北。8月,当产品订货会如期在郑州召开的时候,宋河人已一扫年初的愁容。来自全国320多家公司的订货量,超出了酒厂的生产能力。
9月底,记者来到本是销售淡季的酒厂采访时,只见车水马龙,客商盈门,多年不见的客商坐等要货,争抢提货的景象再现眼前。厂领导保守地估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突破2亿当不成问题。可此时的刘景礼并没有陶醉其中,他正在考虑如何借助白酒的优势,实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跨国界、跨行业、多功能、多层次发展,营造大型企业集团的宏大规划。
说起自己的人生追求,刘景礼充满自信和坦荡:“我一生追求两条:心情愉快,事业成功。厂长和专员位子的变换,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新的飞跃。
“我愿在不断的飞跃中超越自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