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金牛开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09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金牛开道
本报记者赖仁琼
重达100吨的铜雕——《盖世金牛》在深圳蛇口四海公园拔地而起。这头用黄铜锻造的牛高28米,宽30米,比济南的《天下第一牛》还要大7倍。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牛身金光闪闪,气势非凡,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拍照留念,为特区增添了新的一景。
深圳已有《拓荒牛》,为何还要再塑《盖世金牛》呢?金牛的设计者、雕塑家韩美林说:“虽然塑的都是牛,但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喻意,特区人已走过了拓荒的阶段。”韩美林和他工作室的同仁历时一年半完成的金牛不仅气势恢宏,而且表达了艺术家的良好祝愿,他说:“愿金牛给特区带来财富!”
有巴蜀鬼才之称的剧作家魏明伦,花两天时间撰写了一篇《蛇口盖世金牛赋》。全文仅700字,却令不少先睹者拍案叫绝。后由康雍书写,镌刻在离金牛不远处的影壁上。游人远观牛,细品文,竞相抄录。
魏明伦在这篇赋中尽述牛与人类的关系,他写道:“牛是人类忠实朋友,相伴创业,佳话如潮。遥想东方牛郎,西方牛仔;老子青牛过函谷,田单火牛冲敌阵,孔明木牛出祁山,藏王牦牛贡中原;牛诸泛月,以文会友;牛角挂书,以耕求学;鲁迅忧患,长夜低吟孺子牛之诗;卡门浪漫,舞台高唱斗牛士之歌;秉笔记兴亡,太史公自谦牛马走;防疫治天花,全人类遍种牛痘苗;宏观至太空牵牛星,微观至乡村小放牛……一部文化史,千年奋斗篇,多少可歌可泣之事与牛密切相关!”
魏明伦说,牛的形象是特区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他写道:“纵观天下无数耕牛与人为善,奉献甚巨而需求甚微。人有主人者,更有‘人主’者,视宝犊良才为牛鬼蛇神,驱遣其埋着脑袋干活,呵叱其夹着尾巴做奴。割尾巴之惨痛,群牛不堪回首。”“煌然巨变,新纪元之金牛,已非旧体制之牲口。头角依然开拓,尾却自由舒展,高翘云端矣!但高而不傲,大而得当,憨厚而不干傻事,报国而不尽愚忠!披金缎,托明珠,耀神火,兆吉祥。满身殊荣,负重而不再忍辱!遍体财富,乐道而再不安贫!敢超越赵公骑虎,敢探索股市腾牛……观其创新闯关之势,岂牛乎?特区人也!”
雕塑家与剧作家有一个共同愿望。韩美林说,我想在特区塑更多的牛,使深圳成为一座牛城!魏明伦则在《金牛赋》中写道:“莫道蛇口长于经济,短于文化。焉知儒商之智商颇高,经理之哲理亦明。投巨资弘扬艺术瑰宝,引清泉灌溉文化绿洲。金牛开道,此风可长,祝愿后继者多如牛毛细雨。展望未来之特区,岂仅物质文明领先,于精神文明亦当执牛耳也!”
深圳南山区已将此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基地。相信金牛不仅可以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也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索和启迪。(附图片)
瞧,这一家3口在金牛旁成了“蚂蚁”。
韩美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