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名城处处显风流——’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感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0
第8版(周末)
专栏:江山万里行

  名城处处显风流
——’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感言
刘上洋龚运连
沿着赣江由北向南朔江而上,在离江西省会南昌420公里的地方,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章江和贡水的汇合处,这就是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的赣州。
赣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她建于西汉初年,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凭借着交割三江直达鄱湖长江的黄金水道,特别是随着大庾岭驿道的凿通,赣州成了沟通岭南岭北的“咽喉之冲”,一直呈现着繁荣兴旺的景象,在宋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因此,这里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是宋代遗留下来的,是全国宋代古迹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不少著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后,都把赣州形象地称为“宋城博物馆”。这里有北宋嘉祐年间建造的巍峨挺拔的八境台,是我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有现今全国仅存且保护最好的北宋砖城墙,长达3.6公里,墙垛、炮城、马面、警铺等设施完好无损;有筑于宋代的“郁结古今气,孤悬天地心”的郁孤台,当年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千古绝唱,使它名闻遐迩;有北宋著名水利专家刘彝主持修建的城内排水系统福寿沟,至今完好畅通,仍在为城市排污发挥重要作用;有江南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通天岩,各式人物雕像令人留连忘返;有全国仅存的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塔慈云塔(下图),它矗立高耸,并微微倾斜,是江西唯一的一座“斜塔”;有江南现存形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古代县学遗址,至圣先师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供奉其中。此外,还有与景德镇齐名的七里镇北宋古瓷窑,有古今唱绝的苏阳二公夜话亭,有横卧章、贡两江之上宋代架设的古浮桥,等等,一共300余处宋代文物古迹。蒋经国先生的故居也保存完好。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军政要员莅临赣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题刻、诗篇。1994年元月,国务院命名赣州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之后,赣州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江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试验区,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4年,预计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5亿元,比1978年增长9.66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6年间,是赣州市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赣州这座昔日的消费城市已变成了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这里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品的重要基地。钨和稀土的储量在国内和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世界钨都之称。冶金工业已成为赣州市工业的重要支柱。现拥有冶金、机械、食品、造纸、建材、电子、化工、纺织等各门类企业,许多已获得国家各级优质产品称号,多种产品走出国门,畅销美国、日本、英国和东南亚各国。
赣州市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05—323国道把南北交通连成一线;民航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直达南京、深圳、厦门、南昌等大中城市,明年还将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航线;水运依托赣江水系可与长江沿岸各地相通,尤其是正在兴建的京九铁路,把赣州市推到了举世瞩目的位置,交通的便利使地区间距倏然缩短,赣州与港、澳、台变成一衣带水,与东南亚也成了近邻。三万门程控电话进入国际通讯网络,使赣州市与世界各国连成一体。赣州似一颗光华耀目的明珠呈现于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赣州进一步放开城门,广招宾客,迎来新的辉煌。现在,已经建立起海关、商检、口岸、进出口公司,与香港、台湾、美国、新加坡、泰国、奥地利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商贸往来,赣州正以更加崭新的丰姿,更加便捷的交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欢迎世界各国客商来赣州经商办厂,一展宏图。
赣州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全市有科技人员2万多人,全市“两基”教育工作为江西省首批达标市,赣州市先后多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单位”,新近荣获“全国田径之乡”光荣称号。
如今的赣州,正呼应“大京九”的贯通,以建设大赣州的气势重振雄风,再造辉煌。初具规模的以汽车配件为主的机电产业、以钨和稀土为主的有色冶炼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赣南风味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脂溶性维生素为主导产品的医药化工产业、以高级瓷耐磨砖和水泥为主导产品的建材工业,已向大规模、新科技、高效益迈进。新城区建设正全方位推进。赣州人民正用大手笔在自己的版图上描绘着一幅更新更美的图画。不远的将来,赣州将成为江南的工业重镇和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之一,成为具有宋城和江城特色的旅游城市。一座既存古代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城市将在赣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崛起。
(作者为中共赣州市委书记和赣州市人民政府市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