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火锅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火锅史话
火锅,古称“骨董羹”。是因投料进沸水时的响声而得名,起源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据传,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就有铜火锅。到了唐朝,出现陶制“暖锅”。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中的“红泥小火炉”就是指这种暖锅。
明、清时期,火锅十分盛行,相传明朝嘉靖元年,新帝登基,耆老顾彦朝贺后,在宫中大摆火锅宴,共动用了1550只锅,成为历史上最盛大的火锅宴。在清宫御膳房里,则把山鸡、野鹿等野味作为佐料的“野味火锅”列为各种佳肴之首。18世纪末,乾隆曾几次下江南。所到之处,都喜欢吃火锅。从此,火锅盛行于民间。
到了现代,火锅更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如四川的毛肚火锅,北京的羊肉火锅,辽宁的白肉火锅,广东的什锦火锅等。由于烹调技术的发展,如今吃火锅更为先进。人们用液化石油气炉取代传统的红泥炭炉,由冷气制造严寒气氛的“四季火锅”代替单一的“冬季火锅”。此外,国外也出现了日本火锅、朝鲜火锅、西餐火锅及与众不同的“瑞士火锅”,使火锅的吃法更趋丰富多彩。(11月24日《中国交通报》张兆存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