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找准突破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2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综述(下)

  我国农业吸引外资水平较低,人均农业人口外资利用额仅为0.44美元,农业利用外资仅占全国总数的4.4%,要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就必须——
找准突破口
本报记者夏珺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我国农业面临着两大战略任务:一是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产量目标,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要在6年时间内,实现这两大战略任务,难度相当大,制约因素很多,如人增地减,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先进适用的科技储备不足,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等。因此,要完成这两大任务,必须在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尽可能多利用国际的力量。
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它与整个形势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农业利用外资规模还不大,在全国利用外资中所占份额仅4.44%。从农产品贸易看,我国的出口数量还不大,产品档次还不高,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品的比例还偏低;从开放的格局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开放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两个主要环节
有关专家指出,今后农业的对外开放工作必须在两个主要环节上寻求突破。首先是科技。因为实现今后农业的发展目标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曾为农业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近些年来却缺少重大技术突破,一些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仍然没有解决。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引进一批国外先进农业科技,投入不多,见效快,收益大,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一条有效的捷径。因此,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农业对外开放的一项突出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重点放在消化、吸收和创新上,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第二个主要环节是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资金不足,是实现本世纪末农业发展目标的另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据估算,仅确保粮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农业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的缺口就相当大。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争取更多的外资为我所用,弥补国内农业建设资金的不足,显得十分紧迫。目前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还不够大,农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为26亿多美元,仅占全国的3.3%,大大落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份额。与世界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农业吸收外资的水平也是较低的,1979—1992年,按农业人口计算,每年人均利用外资额仅为0.44美元。
    三个引向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要牢牢树立效益观念,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有了钱,用在哪里划算?有关专家概括为“三个引向”:一是引向最能充分发挥我国农业资源优势的行业上;二是引向最能为农业持续发展积累资金的项目上;三是引向最有能力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创造新财富的方向上。通过政策的引导,逐渐把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出口产业上来。
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意识。请外商进来,就得让人家有钱可赚。既然我们有那么多资源需要开发,有那么多中低产田需要改造,有那么多产品需要打出去,不引进资金、技术,不寻找互利的合作伙伴怎么行呢?为了共同发展,就得学会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让市场、让利益,让小利、近利,是为了获得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