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高粱红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2
第8版(副刊)
专栏:

  高粱红了
刘黑枷
家住辽南,这些年处处水田,绿满大地。很久不见高粱了,不免常常想起。
到辽北访问,看到成片的高粱,正晒红米,在秋阳白云下摇曳,如同向我招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耳边,不,是心头,忽然飘来这句歌声。这不是五六十年前每唱必泪随声下的一首哀婉断肠的歌曲吗?它唤醒了遥远的记忆。那时流浪在巴蜀一带,常常坐在涪江边,望从故园方向飞来的白云,思念着在敌人屠刀下呻吟着的那片土地;思念着倚门而望的祖母;思念着村头的水井和门前的绿柳。故园的高粱长得壮不壮?是高粱哺育滋养了我们,我们祖祖辈辈离不开高粱。吃粮,烧饭离不开;盖房睡炕离不开;居家所需器物离不开。南方儿童的诗意是青梅竹马,我们那里童年骑着秫秸马驰骋欢呼,同样情趣盎然。记得11岁那年泣别了家乡时,墙上还有我用高粱秆做四框镶着的一幅画呢!多咱才能闻到喷鼻的高粱米饭的香味呢?多咱才能吃到别有滋味用秫米面做的饺子呢?多咱才能到林海般高粱地里打“乌米”,重温童年的梦?
“九·一八”当年,随父母跑到北平,被人叫做“亡国奴”,这比被骂祖宗三代还耻辱,扎心一般地疼呀!怀乡病是最难医治的。国破家亡,流浪异地,故里难归的心情是酸,是苦,最难描述。
如今年纪大了,一般不愿生气。但得知有人否定侵略历史,而且不止一人时,我愤怒不可遏制。当年把侵略战火燃遍中华的那个国家的一位大臣,竟公然声称侵略军制造的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是“捏造出来”的。他妄图用欺骗的浑水冲刷掉历史上的斑斑血迹,说什么“把那场战争说成是侵略战争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他们的行为“目的不是侵略,而是为了解放殖民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谎言的幕布岂能遮盖住铁证如山的罪行?什么叫“共荣圈”?东北同胞早已领略过14年。无非是辽河里呜咽着血水,高粱地里滚动着人头。狼狗狺狺狂吠,中国百姓穿的是更生布,吃的是橡子面。
漫步在高粱地头,闻嗅着带甜味的清凉凉的香气,想着,那悲惨的14年,这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的高粱曾饱受凌辱,但它们不屈,棵棵皆血泪,粒粒凝深仇,那红红的穗头不正是高举起的愤怒火把吗?
伸手握着高粱秆,轻轻抚摸着。我放眼望,丛丛高粱似竹林,十分伟岸坚挺。色彩如枫叶绛紫、丹红,分外庄重。穗头恰如串串葡萄,沉实厚重,绘出满目丰盈。长长的叶片如善舞者的飘带,它们相摩相牵发出金属的音响,似向我发问:你,未曾忘记吧?
是说记住那一夜的枪声吗?是说天天吃香稻米莫忘老友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