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也说“崇拜名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2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也说“崇拜名人”
刘水清
报刊辟有“名人书屋”,电视里有“名人广告”,至于“名人大观”、“名人轶事”、“名人春秋”等名人栏目多得不计其数;就连有的名人的指甲也颇有研究,有的名人用过的便桶也得有专人保管,有的还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翻开随便一期报刊,什么“名人艳史”、“名人奇闻”,琳琅满目。
我并不反对崇拜名人。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就是倡导崇慕名人,崇慕贤者。应该说国人倘都能如孔圣人所言,确实是件好事。但对名人究竟应该怎样崇拜?我认为至少不应该对名人不分青红皂白,崇拜到狂热的地步。仍然要坚持辩证法,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因为毕竟名人是人不是神。英国的培根,就是一个世界名人,他的散文随笔隽永典雅、妙语横生,启迪智慧,催人奋进;但就是这样一位誉满世界的智者同时又是一位十足的诡辩家和野心家。那位去了国外的诗人一斧子结束了他妻子的生命,就这一点,也被渲染得似乎是诗人一时“朦胧”诗情勃发,杀妻算不了什么,完完全全地遮盖了“屠夫”的真面貌。一时,绝响多年的朦胧诗人在中国大炒特炒,炒得青年朋友昏昏然,飘飘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以及尾随名人而续貂的“辐射效应”。还有的人只因在电台上露了一次面,唱了一首风情婉转的歌曲,就一下子“倾城倾国”,成了红得发紫的名人,惹逗得少男少女“哥呀姐呀”的心猿意马,硬是跟着感觉走。应该说,崇名人与捧名人,都得有个分寸,讲点火候,如只一味胡捧乱抬,只能是捧起名人,变成庸人。
其实真正的名人用不着渲染,正如俗语所言:“有麝自然香。”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位公认的大学问家。可是退回几年,许多人却很少知道他。这一方面由于钱先生深居简出,操行严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的价值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真正的名人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香。大凡真正的名人都不浅薄,就像一部古典的线装书,很厚实,有分量,读它需要耐心,不能浮躁,凡是那种像广告画似的所谓“名人”,往往还要以时间验证其“含金量”;有的干脆可以不去理它,读多无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