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阅读
  • 0回复

社会保障在烟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3
第1版(要闻)
专栏:

  社会保障在烟台
贾建舟刘树琪张启宝
一着领先满盘皆活
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常碰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厂长要辞退工人,工人失业后日子怎么过?企业要破产,离退休工人养老金从哪儿出?工人要调走,房子如何办?
山东省烟台市以养老、就业、医疗、住房等为主要内容编织起来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卸掉了企业的沉重包袱。到目前,烟台市涉及城镇职工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险和职工住宅社会化、商品化等7项社会保障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职工住宅社会化、商品化,社会养老保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分别与世界银行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展合作,与国际惯例接轨;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了全市城乡每一个角落,容纳工人和农民达255万人,在全国独占鳌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全国唯一的先行试点地区;工伤社会保险已在招远市全面铺开,成为全省的领头雁;今年年初,在全国率先出台的职工医疗社会保险改革方案,又在招远、蓬莱、莱阳等县市区展开区域性试点;全市养老、失业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连年高达98%以上,7.3万名城镇企业离退休职工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53万名城镇企业职工消除了失业后生活没有保障的忧虑……这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效地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作和社会各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容易引起社会震荡的隐患被清除,各项经济改革之“舟”便在这个沿海开放城市竞相“登陆”。国有大中型企业以产权为中心的改革,更是百舸争流。目前,全市县属以上工业企业利用外资改造的占55%,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占35.8%,流通领域小企业出租出售的占85%,27户经营不善的企业拍卖、租赁、转让股份获得成功,使企业内部活力大增。今年1—5月,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6%、50.8%和41.3%。
    轻装登程千帆竞发
国有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着这样四种矛盾: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担负社会稳定的任务;竞争既要鼓励强者,又要保护弱者;企业要破产,职工要生存;不同所有制企业、新老企业之间既要平等竞争,又负担不均。将企业身上的“社会”负担剥离出来,强化社会调剂功能,变企业保障为社会保障,使企业轻装上路,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烟台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工生育等项保险基金完全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筹集、调剂使用,城镇国有、集体、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均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同一比例缴纳。
为职工购买或建造、维修、管理住房一直是企业深感棘手的难题。前些年,烟台这个全国首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实行了提租发券的办法。这虽然对加快旧城改造和旧房维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为职工解决住房的包袱仍然压在国有企业身上,上亿元用于建造职工住宅的资金仍处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恶性循环状态。去年,烟台市挤上利用世界银行长期低息贷款4500万美元(国内配套4500万美元)进行住宅社会化、商品化试点的快车,房改迈出了新步伐。他们以世行贷款为启动资金,成立房地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吸收企业以现有住房折价入股,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目前,全市已经有10家企业入股,11.3万平方米的职工住房实现了产权转移,还有30多家申请入股的企业正在办理之中。预计到年底,将有近百万平方米职工住房完成产权转移,占市区企业自管房总面积的1/2。
  平等择业任情翱翔国家、集体、个人合理负担的原则,贯穿于烟台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每一项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建立个人帐户,月交费按2元—20元分为10个档次,投保人60岁后按月领取10年,若不满10年身亡,帐上保险费由其亲属继承。投保人10年后健在者,续领至身亡。在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中,也都有职工个人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的部分。新的职工医疗制度规定,除大病由社会统筹解决外,设立个人医疗帐户,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5.5%提取,根据职工年龄、工龄和身体状况分档次记入个人帐户,职工个人则按工资总额1%交费,投入个人医疗帐户。帐上基金超支部分原则上由个人负担,结余部分退休时归自己所有。职工身患大病病种以外的疾病,若个人负担过重者,由企业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3%提取,设立内部医疗保险调剂金,予以救济。
国有、集体、私营和三资企业的职工曾经有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的说法,职工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如今,烟台的改革将这些差别一扫而光,等级荡然无存。社会养老保险由全市统筹,不分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分职工身体状况、不分户口、粮油关系,养老金随着人走。即使是农民兄弟也不置身其外,现在投保的农民达187万人;失业社会保险全市统筹,城镇国有、集体、三资企业53万名职工已捷足先登,今年,个体私营企业的职工也将跻身其中;医疗社会保险,也囊括了城镇各类企业的所有职工;住房改革将产权移交社会管理,使各类企业的各种职工真正身处同一片天空。
用改革的思路,烟台市实现了社会保障投入义务和人人享受平等权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扫除了障碍。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职业,不再只是一种梦幻。几年来,全市城镇企业职工每年都有两万多人打破所有制界限,二次选择职业。目前,烟台市区域内劳动力的招、调、转全部通过劳动力市场进行,初步形成了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格局,城镇待业率一直控制在0.6%以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