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因厂制宜对症下药转换机制唐山工业企业亏损逐月下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3
第2版(经济)
专栏:

  因厂制宜对症下药转换机制
唐山工业企业亏损逐月下降
本报讯今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呈逐月下降态势,月亏损额由一季度的2349万元降至三季度的140万元;市属工业企业亏损则仅比去年同期增长5.88%。
唐山市是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国有大中型企业、老工业企业较多,各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该市在扭亏增盈工作中,注意因厂制宜,对症下药,帮助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扭亏增盈。
在扭亏中,唐山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龙头,实施企业兼并、联合、分立及其它形式的产权流动重组试点,共实行国有民营企业38家,股份合作制企业53家,分块搞活企业19家,租赁经营企业31家,被兼并企业19家,合计占同口径企业数的33%。同时,一些微利企业以承包制等形式实现社会职能的厂内分离,还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开展多种经营、分流企业富余人员。
对于素质较低的亏损企业领导,唐山市坚决更换,该市为此建立了企业家人才市场,先后有16人受聘到岗,担任厂长、副厂长职务。该市将亏损十分严重的印染厂等6家企业定为特困企业,专门调查研究后,制定了一厂一策,狠抓落实,至今6家企业中已有3家实现了盈利。
一些资金十分紧张的亏损企业,得到了财政、金融部门在资金上给予的支持和倾斜。工商银行就为70户工业企业新增贷款33167万元,市扭亏办、劳动局等也分别从扭亏基金、失业保险金和预算支出拿出一部分支持亏损企业。
(王乐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