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胸怀壮志弄大潮——记泰山钢铁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王守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胸怀壮志弄大潮
——记泰山钢铁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王守东
傅绍万刘慕学李波
1984年初春,寒气依然袭人。负债累累的泰安地区钢铁厂终于等来了最后判决:要解散了。这消息,强烈地震撼着王守东的心。他一次次来到高炉前,久久徘徊。他从部队转业,在这里干了整整8年,曾担任过高炉车间党总支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老泰钢人,面对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岂能撒手不管?
“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就应该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他家小屋里的灯光亮了三个通宵。三天后,一份《上马恢复炼铁刻不容缓,愿为振兴莱芜经济做贡献》的报告递到了市委。
王守东振臂一呼,流落他乡的200多名炼铁好汉很快聚到麾下,面对一双双信赖的目光,王守东拿什么去圆他们的复兴梦呢?招工没名额,原料没指标,国家拨款也很渺茫。一座高炉恢复炼铁,起码需要300万元,到银行贷,得到的是一双双白眼,泰钢4600万元的债务,谁敢拿钱往无底洞里扔?再苦再难,王守东不怕。人为的重重障碍却几乎把他撂倒。要知道,他接管的,曾是地区的“一号工程”,走马灯般换将,人事关系纠纠葛葛,无风三尺浪啊!“几任专员挂帅都没咒念,他王守东肩膀上顶着俩脑袋?有他好瞧的!”有人散布流言,有人四处告状,有人暗中阻挠。
王守东无愧于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只有上不去的天,没有过不去的关!他背上咸菜疙瘩煎饼卷,搭上拥挤的列车,五下江南,用唾沫星子沾钱花。在上海,踏了一家又一家机关的门槛,殷勤地为人端茶水,扫地,抹桌子,见什么活就干什么活。人家前脚把他赶出来,他后脚又硬着头皮闯进去。王守东咽下委屈,忍辱负重,因为心中装着神圣的事业!一有机会,他便不厌其烦进说词:你南方人有钱,缺的是铁,咱莱芜地下埋着座挖不尽的铁山,两家合伙做生意,肯定能赚大钱!两个月,60多个日日夜夜,王守东掉了十几斤肉,一片痴情把“上帝”感动了。上海冶金局与泰钢签了补偿贸易合同:投资300万元,泰钢按国拨价支援3万吨生铁。
施工土地上,条件也不能再差了!大部分工人住的是帐篷,吃的是开水就干馍。王守东把铺盖卷搬到工地上,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顶烈日,冒酷暑,月当灯,风擦汗,昼夜苦战。
一百零五个日日夜夜,他们硬是拿下了10个月的工程量。1984年9月17日,第一座高炉流出了铁水。当年盈利54万元,也结束了莱芜炼铁不赚钱的历史。王守东没顾上歇口气,又下广东、赴无锡、去青岛、访鞍山,足迹遍布六省七市,筹措资金1500万元。1985年5月第二座高炉出铁。泰钢闯过难关,复活了,再生了!
工人们对王守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感情,说:没有王守东,就没有咱泰钢。王守东却说:“一个人就是条龙,又能治多少水?力量在职工,职工才是真正的上帝。”
他是个手中握有几亿元资产的“大老板”,但出差在外,总是挑最便宜的旅店住宿,到街头找小吃。说起省城的小饭摊,他比老济南还熟悉:“历山宾馆前的油饼,省政府前街的咸鸭蛋、大包子,人民商场后面的小笼蒸包,味道好,三块钱就吃得挺饱。”问他怕不怕让人议论寒碜、小气,他说到的是他的炉前工们:“他们汗珠子摔八瓣,狠着劲降成本,一吨铁降个十元八元,难死,咱充什么大个的?当家人要想着怎么发家,不能没挣来钱就想着糟蹋!”王守东一家7口,至今住的是普通干部的房子。
1989年,泰钢已经很有些气派了。接待来宾多了,厂里决定建一座像样的招待所。职工们闻讯,立即找他提建议:现在澡堂不够用,下班时洗澡更紧张,能不能缓建招待所,先建澡堂子?王守东觉得有理,立即采纳了职工的意见,还逢会必讲自己的决策失误。很快,新澡堂竣工了,厂里的洗澡间全部改成了淋浴。
今年4月20日,泰钢重新上马已整整10年。王守东想来想去,提议在厂内建一座“丰功碑”,刻下创业者们的名字。碑,很快树起来了,它树在王守东心中,树在职工们心中,也树起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用心血和汗水为人民奉献的一片忠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