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武汉和广州积极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武汉市教育局指示各区适当地解决小学生转学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9-07
第3版()
专栏:

武汉和广州积极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武汉市教育局指示各区适当地解决小学生转学问题
继北京、天津两地之后,武汉、广州市也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武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九月三日召开了扩大会议,对有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作了讨论。解放初期,武汉全市小学生只五万多人,到一九五二年年底已发展到十三万多人。在这时期中,中学生也由七千人发展到一万七千多人。这是广大人民翻身后文化要求提高的令人兴奋的现象。但目前师资和设备赶不上学生发展的需要,全市中学虽扩大招生,仍不能满足本届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要求。协商委员会研究了上述情况,认为这是我国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必须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阶层人民、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个困难。
协商委员会同意武汉市教育局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指示并结合当地情况提出的以下一些办法:在处理小学毕业生方面:一、在不影响教学的原则下,适当增加初中一年级招生名额;二、去年因条件不足未实行二部制的中学,尽可能推行二部制,以增加二部制的班次;三、在各校附近如能解决一部教室、宿舍,也可以增收些学生。采取以上办法后,仍不能升学的学生:(一)拟请各工厂企业部门大力招收小学毕业生中年纪较大的作学徒。各工厂、企业如能自办初级的技术学校更好。同时改进全市职业性的学校如会计、打字等学校的教学,使之吸收年龄较大的小学毕业生。(二)年龄小、成绩差的学生,在自愿原则下组织自学,由原校指定教师辅导,准备明年参加考试。
广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八月二十八日召集了部分中、小学校长、教育工会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代表,根据人民日报社论“实事求是地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的精神,讨论了增招学生的办法:一、在一部分校舍较宽广的公、私立中学增加班次;二、在教室大的公、私立中学,把每班学生数目从五十人增加到六十人;三、没有开两部制的学校,酌量开设两部制;因增加学生而需要增加的师资,主要从公、私立小学教师中提升和从技术学校教师中抽调,不足的再从失业知识分子中挑选和从机关干部中抽调。用这些办法,将可解决一部分小学毕业生的升学问题。目前,广州市教育局已将初中一年级考生发榜日期延迟,准备补取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考试成绩接近录取标准的考生。(新华社)
武汉市今年暑期转学的小学学生,较往年为多;尤其是工业区域,外来的工人或干部子弟数量很大,而当地学校班次有限,无法容纳。有些学生因家长工作调动或搬家,要求转往他校学习;而个别学校对学生转学问题,过分强调“正规化”,未能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妥善解决,以致学生家长到处找学校,引起极大的不满。也有个别学生可以不转学,但为了“上好学校”而要求转学。据该市江汉区初步统计,由市内转入的小学生有三百六十五人,外地转入的有七百三十五人,机关转入的有一百五十人。因此,小学转学工作已发生很大困难。
武汉市教育局现已根据实际情况,指示各区适当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解决市内学生转学的问题:凡学生因家长工作调动或其他特殊困难必须转学的,由各区统一掌握解决。
其次,关于外来学生的转学问题,根据下列情况处理:一、工厂、企业等单位的工人或干部子弟,如数量很大,该地区学校又无法容纳,应积极建议并协助该单位筹办子弟小学(如人数少,学校又有空额时要予以安插);二、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外地转学生,可到当地区政府登记(登记日期限九月三日截止),根据该区学校实际情况尽量予以安插,若仍不能全部解决,以后另想办法。
为了保证不使转学学生失学,武汉市教育局并指示各区要作好思想动员工作,对学校教师说明,在今天的情况下不能过分强调“正规化”(如有的学校强调四十五人一班的原则,多了会影响教学工作等)。应首先考虑学生失学的现实问题。对学生和家长,也要讲明,如没有特殊困难,可以不转学的就暂时不要转学,以免发生有些学校过挤,有些学校过松的现象。
为了使各校能够认真作好招生和转学工作,武汉市教育局决定将小学开学日期延至九月八日,开学后即日上课(原定九月一日开学,七日正式上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