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波黑“迷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4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波黑“迷宫”
古平
日前,西方几个大国对于是否从波黑撤出维和部队,一再发出相互矛盾的信息:英法等说要撤,美国立即表示它可出兵帮助撤离。接着,欧洲联盟首脑会议又称,维和部队必须留下。与此同时,联合国与北约正在具体制定撤离方案。结果,忽而言撤,忽而言留,此处言撤,彼处言留,莫衷一是。这实际上表明,美欧大国苦无良策,波黑对它们真的成了一座“迷宫”。
波黑原本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共和国,境内三大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而今这里却成了民族相互残杀的战场。这自然有民族、宗教、领土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它变成“迷宫”倒与美欧大国在这里的角逐紧密相关。
1991年前南斯拉夫解体之初,美欧各国都声称要维护其统一,不准“肢解”它。可不久德国率先承认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独立,其它各国随之跟上。次年4月,正当波黑三方就独立和政体等问题谈判协调分歧之时,欧美又匆忙承认了其独立。结果是把三方从谈判会场推向了战场。
内战爆发后,欧洲表现出要单独解决危机的架式,不愿别人插手,试图争得处理欧洲事务的主导权。但是,万斯—欧文计划的失败证明它缺乏这种能力。今年2月萨拉热窝危机前后,美国的影响力明显增大,俄国则借机斡旋,避免了北约实施空袭。从此以后,美欧俄各方都有了对波黑局势施加影响的途径。美国在以制裁和空袭遏制塞族的同时,匆忙搞成了“联邦加邦联”的模式,促成穆克联手对付塞族。但塞族并未屈服。今春爆发戈拉日代危机,美欧俄随后组成五国联络小组,波黑危机中内部三方交战、外部五国争夺的局面变得更加清晰了。
欧洲国家急于平息战后欧洲的这第一场热战,同时也不愿看到在欧洲出现一个穆斯林国家,增加欧洲的不稳定因素。在五国和平方案为塞族拒绝后,美国力主对塞族加压,并且单方面退出了对穆族的武器禁运;俄罗斯则在安理会否决了对南制裁的新提案。至于英法等国,如果说美国的基本态度是“扶穆抑塞”的话,那么它们更倾向于“以塞制塞”,即通过贝尔格莱德对波黑塞族施加影响。结果穆克两族从美国的举措中受到鼓舞,塞族从俄国的态度中感到自己也有大国支持,而冲突各方又都觉得欧洲国家的犹豫不决可以利用。
这样,由于美欧大国都想使波黑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波黑各方就竭力在利用它们的分歧,以争得更大利益。正是这种各怀心计、彼此牵制,使得波黑局势充满了“死结”。波黑人民正在遭受兵燹之苦。解开“死结”,走出“迷宫”,是波黑人民的迫切愿望,而唯一可行的途径只能是通过谈判,寻求政治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