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台湾春节习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4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台湾春节习俗
我国各地各民族都过农历年,也就是春节,台湾也是如此。
台湾过年活动是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这天叫作“尾牙”,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土地公就是守护神。尤其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十分铺张,晚餐还要宴请所有的员工“食尾牙”。“食尾牙”时,老板如果把鸡头对向哪个员工,就表示他要被开除了。否则,鸡头总是对着老板自己。
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像大陆的腊月二十三一样,送灶神。祭品中不可缺的是“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接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是岁暮的意思。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柑粿(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春字剪纸——“春仔花”或“饭春饭”。台湾话“春”谐音“剩”,用意是“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都用红纸写了“春”字或“福”字贴上。当炉火生燃了,长辈们就把预先包好的红纸钱包,围绕着炉边,一包包地摆在那里。围炉时要说吉利话,譬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这种菜叶长,象征命长。有人家在煮菜时,还特意把长长的粉丝加进一些,说这样绵绵不断,吃了长生不老。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取“韭”和台湾话“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台湾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一些油炸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蚶,台湾话解作“胖”,吃蚶,取意“发财发福”。“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围炉”时,万一家中有人外出,不能及时赶回,就要为他留一个空位,摆一份碗筷,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合家围坐火炉边,共话家常。传说越晚睡觉越有福气。“守岁”就是为父母添寿。
新年(大年初一)的绝早,人们就起来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并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大放爆竹,以迎春接福。祭拜完毕,全家一同吃年饭,又名隔年饭。那是昨夜留下来的饭,表示年年大有余。饭桌上还有甜粿、发粿、豆干、菜头粿、冰糖、茶、生仁、柑仔等。拜年时便以甜料、甜菜(红枣茶)请贺客。
台湾过年,家家竞制红龟粿、发粿、菜头粿为年糕。红龟粿的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特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并备有各类甜食,以招待前来贺年的亲朋故旧。还说些吉利话,如“吃个甜,祝你长寿万万年”,或“吃个甜,祝你大赚钱”。
依台湾习俗,欠债不欠过年,讨债也到除夕夜为止。一些寺庙为过年无法还债的人想出一个十分有人情味的节目——演“避债戏”。从除夕夜演到元旦清晨。凡是过年无法还债的人,就偷偷跑去“看戏”。讨债或收帐的人如果硬闯到“避债戏”台下找人要钱,就会引起公愤。所以这些“看戏者”,都可以安度春节。
台湾地区除了讲闽南话的人以外,还有一支讲客家话的人,他们也有一些独特的过年习俗。客家人过年的“煎堆”和“酿豆腐”独具一格。“煎堆”就是用糯米粉加粳米粉做成丸子用花生油煎熟。“酿豆腐”则是用猪油做成肉酱后再酿入豆腐中煮熟。客家人在新年只拜神不拜人,小辈可以从长辈那儿领到红包,都用不着跪拜行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