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不该受冷落的体育图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4
第11版(体育)
专栏:

  不该受冷落的体育图书
任建民
(一)
人们也许未曾注意到,新华书店里被置于一隅的几本棋牌书,要么灰尘蒙面,要么已被翻卷了边,这往往就是书店里体育图书的全部了。
在全国最大的图书批发交易场所——北京图书批发市场,笔者走遍了100余家书店,统共只见到4本体育图书。
一本《亚平宁绿茵风云——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指南》,店主说“销路一般”。一本《生死两茫茫——足球世界与中国足球》,店主连说“亏了”,5折进了100本,7折就卖,三个月只卖了一半,正要退货呢。这还算好的,另一家书店进的《世界体育明星图集》,一本也卖不出去。定价12.80元的图册,编排印制都不精美,难怪卖不出去。最后,从一套“小不点丛书”里,笔者又发现了一本《少儿武术》。
遍布街头的小书摊,更难见到体育书籍的影子。“卖不掉,进它干吗?”这是大部分摊主的说法。
全国最大的购书场所——北京海淀图书城里,没有体育图书的一席之地。全国最大的书店王府井新华书店,终于见到了一个体育图书专柜,尽管棋牌、气功类的书占了多半。经理阚玉起说,体育专柜销售量“还行”,每年差不多有100多万元销售额,是它对面的中小学教育专柜销售额的一半。当然,这包括全国各地的邮购。“别处买不到的书,都会想到来这儿买。”这也是销售量“还行”的原因。
与此相反,像“香功”之类的书却火爆得很,仅笔者所见,就有包括警官教育出版社在内,不下6家出版社的近10种版本,定价大都在10元以上,介绍的是“一套能改变你终生命运的简单气功”。
(二)
目前,体育图书专业出版社全国有4家。其中,奥林匹克出版社是为奥申而建的,规模有限。蜀蓉棋艺出版社专出棋牌类书。再就是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
作为大学的出版社,自然应以教材、专著为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体院出版社1993年征订书目共332种,教材、专著只有15种,《足球》《篮球实用训练法》等体育类图书只有13种,实用武术技击、传统武术、中国气功占了近一半,书法、实用生活类约占40%。
发行经理李正说,体院出版社以武术书籍为特色,但要说赚钱,还是书法、生活类。
出版社上个季度的统计表明,销售册数前10位的书,《香功》高居榜首,31800册,其它是书法、钢琴、电子琴、吉它,没有一本体育书。销路稍好一点的《少林绝命腿》、《中国硬气功》,也就卖出2000多本。断后的才是真正的体育书:《怎样练跳远》20本,《足球》15本。
人民体育出版社是中国最具权威的体育出版机构,40年来,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积累文化知识为宗旨,如今也在尝试出一些诸如《白话通鉴故事精华》、《麻将一周通》、《海关通关大全》之类的书,而且销得“挺好”。
(三)
北京体育学院教授卢元镇说,现在体育书的作者积极性不高。比较受欢迎的翻译书,自从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后,出得很少了。再说,体育书出版也很困难,辛辛苦苦翻译或写一本书,还不一定能出版,倒不如给报刊投个稿。
仿佛是印证他的说法,不久就有报道说,北京体育学院王家正教授的《现代乒乓球训练法》和《网球简明技术图解》,在广西某公司的资助下,才得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价太高,使得很多人不买书、不藏书。人民体育出版社发行部每月都能收到十几封来自农村的信,希望一些出版社向他们优惠售书。
一位书店营业员说:“球赛什么的都是年轻工人喜欢看,可看书的都是知识分子,您说,这写球的书能好卖吗?”
现在大学生很少有余钱买书。卢元镇教授说,他知道的体院教师,也很少有人买体育书。
问及“为什么体育书不好卖”,书店老板的答复往往是:“不干体育,看体育书干吗?”竟也“理直气壮”!
一位北京师范大学校游泳队的学生说:“我以后又不靠体育吃饭,看了也没什么用。”
国家手球队的一名队员则说,书上写的技术,早过时了!再说,有教练呢!
(四)
难道体育书跟什么人都没有关系?
卢元镇教授说,长期以来,我们太看重竞技体育、金牌效应,有人居然喊出“发展体育运动,振奋民族精神”的口号,把“增强人民体质”这一最本质的内容抹去了。这使得老百姓没有意识到体育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位负责人说,在日本,每逢节假日,到处可以看到全家扛着器械外出运动的情景。而中国老百姓好像并没有自己真正喜爱的运动。
在国家体委宣传司,有人将普及体育知识与增加体育人口相提并论。
只要大众普遍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的同时,也娱乐身心,就一定会主动接受体育知识。
编后
体育类书籍销势不旺,何故?这篇报道使人略知一二。以往,体育曾是畅销书种之一,记叙中国健儿勤学苦练、大赛拚争的书册,令青少年争睹为快;反思和解剖体坛深层矛盾、探求体育改革的著述,也引起一时轰动和争议;介绍健身之法和竞赛规则普及读物,更有适销的优势;每临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资料详实的汇编或专著满足了众多爱好者读书藏书之需。
体育,原本属于广义的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购读体育图书,自然少不得先有些体育意识。且不说知识价值几何,只要未能成为人之渴求,接下来的便是不读也罢。体育类图书所述多为专门性知识,更是“不好卖”。
让踏进书店的读者多来光顾体育图书,让站在书店外的人们为选一本体育图书走进门来,这种想法也许太过偏爱。但是,从事体育书籍编撰和出版的人们不必怀疑,接受体育知识,投身体育锻炼,势之所向。茫茫书海,体育那一隅不该冷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