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阅读
  • 0回复

一位大学理论教员出身的厂长,五年内接手三家亏损企业,均在短期内改变面貌,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赞扬。请看——钟沛扭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17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位大学理论教员出身的厂长,五年内接手三家亏损企业,均在短期内改变面貌,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赞扬。请看——
钟沛扭亏
薛许娟
现年39岁的钟沛,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在江苏工学院管理系、省委党校管理教研室当教师。在研究经济理论的过程中,他十分渴望到大市场中验证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1988年12月,南京市二轻局公开向社会招聘南京标牌厂的厂长。当时,钟沛连什么是标牌都不了解,他向二轻局的内外各个层次作调查,向各界人士请教,对“南标”进行了一个从里到外的剖析。结果,他那近两个小时的竞标演讲从投标动机,企业的现状,发展的可能机遇,拓宽产品销售的规划,职工的收入增长,到党、政、工关系的协调,讲得有胆有识,博得了全场喝彩。“南标”300多个员工代表和20多个评审委员全票通过钟沛中标。
1989年1月,钟沛走马上任南京标牌厂厂长,当年扭亏为盈,接着使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渐渐跃入全国同行业前列。1991年7月,钟沛被调到累计亏损900多万元,已经基本停产的国有大型企业——南京木器厂当厂长。他上任当季就实现扭亏,随后两年工厂效益连续翻番,成为行业税利大户。今年5月,钟沛又兼任另一家亏损企业——南京衡器制造公司经理、党委书记,整治不足一月,也很快使企业的销售额达到第一季度的销售水平。
钟沛的治厂经很多,关键还是他有胆有识,敢说出自己的新观点,敢接受实践的验证,敢动真格,敢担责任。虽然他上任的三个厂都面临着扭亏为盈的相同目标,可具体的管理方法却根据各厂的情况而定,各具特色。例如,“南标”的特点是最先在南京试行营销人员的“五取消一挂钩”;“南木”的特点在国有企业中率先推行“财产抵押、租赁承包”,迈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南衡”的特点是首创与代理商利益共享的工商联手的营销机制。这些得力措施都是他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体现,是胆与识的统一。
“改变不是为了应付上面,对付下面,而是为了让企业适应市场。衡量改革是否到位,标准也只有一个:企业的机制是否符合市场规律。”这是钟沛的企业改革观。
“南木”曾是南京市国有企业第六亏损大户、全市23家特困企业之一,企业元气大伤,职工士气大损。1991年7月,钟沛大胆地按照市场高效运转的规律,进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用工制度、劳动保险制度的改革,把南木1500名职工推下“海”,让他们到市场竞争中去寻找自己合适的最佳位置,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谁违反制度,谁自砸饭碗。3年来,已有40多人因此而被“请”出“南木”。
钟沛认为,企业的每一个细胞都必须具备活力并搭着市场的脉搏而跳动。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向兴旺之路。企业的细胞就是一个个分厂、一个个车间、一个个班组。怎样让这“一个个细胞”充满活力?钟沛将产权制度改革从企业内部开始模拟实施。今年初,“南木”率先推出将国有资产模拟切块,租赁承包这一重大改革。南木7000万元的资产被切成24块,以年租赁费1063万元的合同形式租赁给各分厂厂长、商场经理。“南木”把合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的各种机制的优势“嫁接”到国有企业上,创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新机制。如今,“南木”终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年全厂销售收入将达到1.28亿元,利税突破700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