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淮河两岸早秋作物丰收晚秋作物生长良好 山东泰安专区受涝庄稼经抢救后仍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09-11
第1版()
专栏:

淮河两岸早秋作物丰收晚秋作物生长良好
山东泰安专区受涝庄稼经抢救后仍获丰收
【新华社蚌埠十日电】淮河两岸的早秋作物普遍丰收。晚秋作物生长的也很好。淮河上游河南省年年发生涝灾的八百多华里长的洪河两岸,由于治淮蓄洪工程的兴修,获得了好多年来所未有的丰收,高粱产量平均每亩二百多斤,汝南县最高产量达到二百八十多斤。淮河中游安徽省淮北平原的高粱、玉米和谷子比去年增产两成左右。过去经常颗粒无收的北淝河两岸的洼地,今年每亩收了二百多斤高粱。苏北平原上的水稻,穗长粒肥。已收割的早稻较去年增产一成左右。
今年淮河两岸早秋作物获得丰收的原因,除治淮工程的进行,逐步消除了淮河的水灾外,淮河两岸广大农民不断向自然灾害作斗争,也是丰收的原因之一。如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农民在“战胜自然灾害,争取秋季丰收”的口号下,用担水点种和抢墒、借墒补种的方法,使四百八十多万亩秋苗重新生长起来。在春夏期间安徽省淮北地区农民又大力兴修了小型农田水利,先后疏浚沟渠七千七百八十多条,挖塘、打井十七万多口,使三百多万亩地免除了历史上的涝灾。现在,淮河两岸的农民正继续进行抗旱、灭虫,争取全面丰收。
【新华社济南十日电】山东省泰安专区遭受内涝被河水淹没的秋庄稼经排水抢救后仍获丰收。泰安西部受内涝灾害较重的二万一千六百亩秋季作物,经排水后还可接近去年产量;东部受涝的二万三千二百亩秋季作物,平均可比去年增产一成。该县六区渐汶河乡,经排水后,农民王盛泉的玉米每亩收了四百三十九斤。宋春福的麦茬晚谷每亩收二百六十六斤半。每亩比去年增产四十多斤。
入夏以来,山东省泰安专区因雨量集中,小清河、汶河、赵牛河等河流漫溢,沿河之肥城、汶上、东平、泰安、莱芜等十二县所有低洼地区,秋季作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灾害。沿河地区中共党委和人民政府,为了不使秋粮因涝减产,都把排水保秋当做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泰安专署副专员何剑秋和中共泰安地方委员会副书记刘众前并亲自带领六十多名干部到受涝地区具体指导排水保秋工作。泰安县九区发生内涝后,全区动员了七百多个农民,在各个乡的干部领导下积极找寻排水路线,两天内挖排水沟四十二条,及时地把八千五百多亩秋季作物地里的积水排出。现在,泰安专区遭受内涝、受河水淹没的秋季作物,已将积水全部排出,农民正紧张进行收割。泰安、汶上等县早秋作物已收割完毕;晚种的玉米、谷子也已开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