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科技伯乐史桂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12-2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伯乐史桂开
王永福宗卫东
在“胶东屋脊”的山城栖霞县,流传着山东大通集团公司总经理史桂开重科技、惜人才的动人故事。
20多年来,他一直把人才看作“宝”,带领全村群众走科技兴业之路,率先创办了山东省第一个民办科研所,研制开发各种新产品100多个,其中4个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4项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内各级科技成果奖15项,有3项被授予国家火炬优秀项目,从而把一个昔日极为贫穷落后的城关村建设成为年创产值6.5亿元,年创利税4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连续7年突破1500元的文明富裕村。他本人被山东省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国家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经营大师”称号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因此,人们赞扬他是有胆有识的“科技伯乐”。
    用人不忌嫌“史大胆”出名
今年60岁的史桂开是济南军区一名退休的一等残废军官。1958年在部队的一次战备施工中,因意外爆炸事故,他的双眼严重伤残,经过7次手术,左眼球被全部摘掉,右眼球晶状体也被摘除,整个视力仅存一线之光;戴上1200度的眼镜,顺光视觉只能辨别10厘米以内的手指头。然而,他却身残志不残,心揣一团火,毅然回到家乡,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奉献生命的光和热。
1970年,史桂开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城关村可是穷得丁当响,全村4000多口人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史桂开上任的时候,全村唯一的集体企业是一个只有3口染布大锅的小作坊,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
史桂开就在这3口染布的大锅上作文章,决计将小染房扩建成印染厂。可当时一无所有,要搞企业又谈何容易!恰在此时,村里从青岛某印染厂遣返回来一个有“历史问题”的纺织印染专家,名叫林守见。老史喜出望外,立即登门拜访,请他“出山”帮助搞印染,并找来了村里的小画匠、富农子弟范玉瑶做助手。史桂开对他们说:“请你们出来做事,为的是帮群众致富,给集体创收,你们不用怕,尽管大胆干!”这在当时,要启用这样的人不知要担多少政治风险,他为此事受过有关部门一次又一次的批评,但他顶住了这些压力。
在史桂开的大力支持下,林守见等人不负重望,建厂房、上设备、搞设计,样样工作干得出色,仅用一年就土法上马了印染厂,当年盈利10多万元。后来又经过几年的努力,先后试制出200多个印染花色品种,并与青岛某印染厂合作研制出“柔姿绸”,被评为全国10大新产品之一。从此,印染厂一举在栖霞扬名,史桂开也因重用能人而被人誉为“史大胆”。
接着,他又从青岛印染厂聘请了曾被错划为“右派”的退休工程师娄元欣和印花调色技术员王玉华来厂进行技术指导,每月发给他们1000元以上的工资,安排了宽敞明亮的住宅和全套家具。60多岁的娄元欣为此感激涕零,拚力奉献自己的才智。在娄元欣的指导下,印染厂的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一级品入库率达到95%,印花一级品入库率达到98%。使这个厂今年年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突破1000万元大关。
    奔波不怕铁鞋破求贤何惧身体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桂开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他从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知识的重要,人才的重要,因此,他惜才如金,爱才如命。
为了招聘、引进科技人才,村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工作、工资、住房等诸多方面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寻找科技人才,史桂开每年都有几十天在外奔波,足迹踏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那情形真有点拚命。他视力微弱,在北京,曾几次撞在别人的自行车上;在广州,曾几次撞在行人身上;在太原,下楼梯时不小心一下子从三楼摔到二楼……每次出差归来,不是额头起包,就是腿上青肿。过度的劳累,使他3次昏迷休克,医生多次劝他住院养病,他却全然不顾,始终无悔地为寻找人才忘我奔波。
    伯乐识人才人才筑大厦
1985年5月,史桂开请来了从事金刚石生产的工程师,建起了金刚石厂。紧接着,老史又从东北工学院聘请来了廖道达教授,将其最新研制出的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离子注入金刚石改性”新技术引进了自己厂里来,使产品一举通过国家鉴定,从而大大提高了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使传统的金刚石产品提高了一个档次,增强了在市场的竞争力。
金刚石厂上马不久,史桂开又把眼睛瞄准了矿山制药上。1987年,他听说沈阳有位山东籍的矿山制药专家张化邦因工作安排不合适正欲重新选择工作单位时,立即踏上北去的轮船、火车,求贤若渴地将张化邦引了进来,成立了选矿药剂厂。他们生产的药剂被列为山东省科技攻关产品,1991年投放国际市场后供不应求,目前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非洲的一些国家,今年栖霞选矿药剂厂已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出口量8000吨,年创汇150万美元。
如今,在城关村聚集着从全国各地引进来的100多名科技人才,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就达20多人,还与国内11所大学、百余所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人才支撑起了城关村未来发展的辉煌大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